2015年12月8日 | 分享到: | 來源: | http://www.hljcjh.cn/lxfs.aspx?sp=8 |
組織名稱:黑龍江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登記證號:黑基證字第0008號
組織機構代碼:75866621—X
登記機關:黑龍江省民政廳
業務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殘疾人聯合會
法人代表:石殿忠
宗旨:弘揚人道 奉獻愛心 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
業務范圍:募集資金 開展殘疾人福利事業成立
時間:1986年6月20日注冊資金:陸百萬元
為“無聲餐廳”點贊
陳攀峰
在哈爾濱市有一家特殊的餐廳,這里49名工作人員中有23名是聾啞人,他們的年齡在21歲到39歲之間。這些聾啞員工是從黑龍江省各地市統一招聘而來,經過三個月的培訓后上崗,餐廳為他們繳納五險。餐廳負責人表示,今后還將繼續推動助殘事業,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
在這個特殊的餐廳里,他們以笑容和真誠彌補了缺失的言語,也在這里用踏實的勞動來實現著自身價值和心中夢想。感謝“無聲餐廳”,讓這些需要社會關愛的殘疾人得到了真正的尊重!讓他們找到了生活的充實和成功的樂趣!“無聲餐廳”,值得點贊!
“無聲”餐廳的故事讓人想起了去年上映的電影“推拿”,深刻反映了盲人推拿師這一特殊群體的工作狀態和各自不同的生活。其實盲人的世界和健全人一樣,同樣有親情與愛情、家人和朋友,有各自的喜怒哀樂和人生軌跡。還記得里面的一句臺詞:他雖然看不見,但他看得比誰都清楚。
筆者查閱資料得知:我國聾啞人(18歲以上居家殘疾人)約有2057萬,占中國人口總數的1.67%,其中7歲以下兒童約為80萬人。在當今社會,聾啞人這一弱勢群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忽視。很多人對聾啞人是一無所知的,但在2005年的春晚上,聾啞人的表演《千手觀音》震驚了整個中國。他們在聽不到、說不出的情況下,能夠表演得如此淋漓盡致,他們能夠做到這樣,肯定付出了比我們常人更多的艱辛與汗水。
可謂天道不公。一些人生來就有殘疾,或聾或啞或有其他身體缺陷,從一出生就成了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生存的艱難困苦,不僅要超出常人數倍,甚至還要承受社會的歧視和家庭的漠視。按說,聾啞人與家庭和社會之間的鴻溝原本有填平的可能,但現實往往顯得十分堅硬。他們需要尊重,渴望溝通和交流,期待求知和成才,更期待愛和溫暖。尤其是作為殘疾人的脆弱和敏感心理,更需要得到雙倍的愛撫。
可現實是,在學校,高墻鐵鎖將復雜的世界擋在了門外,使他們成了“另類”;在家,父母其實也難以進入他們的內心。甚至有的竟被視為家庭的負擔,得不到應有的親情。
由于殘疾人自身的缺陷,使其舉止有別于常人,在一些人眼里因此顯得滑稽可笑。尤其是在天真無邪的小孩眼里,看見不一樣的事物總會好奇、無所顧忌地指出來,這在無意間就對殘疾人造成了心理上的傷害。盡管多年來社會一直提倡要關愛殘疾人,可上述情況總難避免,致使很多殘疾人陷入身體和精神雙重殘疾的困境。
比起其他不同程度的殘疾來說,聾啞人應是最痛苦的一類人。聽和說是人類相互交流的主要途徑,他們如果聽不到,就只能憑借看到的進行猜測,猜測則容易產生各種錯誤信息,造成誤解;他們又苦于不能表達,也無法讓人獲知自己的所思所想,故煩躁苦悶等情緒會隨之滋生,久而久之,就會引發各種精神疾病。正如,一些聾啞兒童因受過傷害,對社會產生敵意,后被壞人誘惑、利用走入歧途。造成這樣的后果,可以說我們大多數人都有責任。一些惡作劇似的傷害,都有可能將他們推離正常的軌道。
殘疾人更需要關愛與幫助,需要感知溫暖,需要有效的交流溝通,只有在一個能使他們精神愉悅的生活空間里,才能更好的恢復身體健康。尤其是聾啞人,只要有一個好的環境,他們中的一些人完全有可能在助聽器的幫助下和正常人一樣工作、學習。
作為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聾啞人應該得到全社會的特別關注、理解和關愛。在聾啞人學習、成長和就業的每個階段,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有各自不容推辭的義務和責任。只有真正走進聾啞人的內心世界,努力幫助聾啞人健康成長,維護聾啞人的合法權益,為聾啞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解決其生存和發展的實際需要,才能盡力減少聾啞人離奇失蹤甚至更為嚴重的不測事件的發生,共同營造和諧美滿的社會環境。
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聲餐廳”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社會對聾啞人的關愛,這種關愛,比簡單的捐款捐物其實更有意義,更值得提倡。希望越來越多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能夠行動起來,為更多的聾啞人提供更多自食其力的就業機會和崗位,讓他們和我們這些正常人能夠共同沐浴在同一片藍天下!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溫暖。
黑龍江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黃河路128號
聯系電話/傳真:0451-82282224
郵編:150008
網址:http://www.hljcjh.cn/lxfs.aspx?sp=8黑龍江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