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 | 分享到: | 來源: |
陜南鎮坪縣鐘寶鎮新坪村,43歲的高位截癱漢子侯柱銘看著自己做出來的小桌子小椅子有點成就感。侯柱銘今年計劃做170把椅子,19張桌子,這樣今年就能掙到五六千元。輪椅上做木工10年,不管多難,侯柱銘的臉上都掛著微笑,那種笑是一種堅強,是一種樂觀,更是一種感恩。
坐在輪椅上全手工做椅子桌子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但侯柱銘已習慣了這樣的勞作,每天天一亮就開始干一直忙到天黑,平均2天打造出一把椅子。
一把椅子賣55元,侯柱銘說除去木料油漆的費用,一把椅子能掙30元。也就是說這樣拼命干一天侯柱銘只能掙15元錢。
侯柱銘原本是一個身體健康的木匠,19歲出師后,一直在建筑工地做木工,2006年在蓋樓時從高處摔下,損傷脊椎,導致下身癱瘓,失去知覺,當時孩子剛一歲半。
不忍家庭壓力全部落在妻子身上,更不愿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廢人,2007年侯柱銘毅然開始了輪椅上做木工的生活,通過出售自己制作的桌椅來維持生計。
侯柱銘坐在輪椅上做出精美的木器。侯柱銘說:“貧困不可怕,只要做自己能做的事,靠自己的雙手就能慢慢擺脫貧困。”
侯柱銘的堅強也影響著兒子。上初二的兒子品學兼優,獎狀貼滿了墻。
因為行動的限制,無法使用機械化的設備,侯柱銘的所有操作完全是最原始的手工操作,和曾經健康時的工作效率相差甚遠。侯柱銘說:“沒有出事的時候,一天純手工能做五把椅子,要是用機械,肯定效率更高,出事后,用不了電鋸刨床,只能用手工做,平均兩天才能做好一把椅子。”
失去雙腿的支撐,對于需要體力的木工活來說,其困難可想而知。木工、油漆都是獨自完成。侯柱銘追求完美,對質量幾乎到了挑剔的程度。由于他的木器做的精致,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
侯柱銘坐在輪椅上做出精美的木器。侯柱銘說:“貧困不可怕,只要做自己能做的事,靠自己的雙手就能慢慢擺脫貧困。”
文章來源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