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1日 | 分享到: | 來源: |
從日前召開的山東省隨班就讀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上了解到,截止到今年6月,青島在校接受教育的各類殘疾兒童少年2976人,其中,隨班就讀人數1698人,比2016年增加318人。全市七類殘疾兒童入學率為98.5%。青島將進一步加強普通學校融合教育能力建設,使全市每一所公辦普通教育學校都具備接收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條件與能力。
據了解,目前青島已構建起市全納教育資源中心—區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兩級隨班就讀工作管理機制。2016年,青島在市中心聾校成立青島市全納教育資源中心,負責對區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隨班就讀工作進行指導和評估,各區市均構建起區市資源中心——示范校資源中心——基層校資源教室建設。全市共建設隨班就讀資源教室300余個,確保城區每個學片區、農村每個鎮街均重點建設一處殘疾兒童隨班就讀資源教室。市南區所有公辦中小學全面配備隨班就讀資源教室,覆蓋率達100%。平度市除所有鎮街至少建設一處普通學校的資源教室外,又創建了10所隨園保教資源教室。
青島隨班就讀經費投入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記者了解到,市南區特殊教育學校、隨班就讀、送教上門殘疾學生生均公用經費增長到22000元;平度市政府按8800元標準,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落實這一經費,并將實施范圍擴大到隨園保教幼兒。即墨區嚴格落實青島市特殊教育學生生均公用經費的標準,并將特教中心所有學生納入困難家庭學生補助范圍,小學段每年補助1000元,中學段每年補助1250元,實現特殊教育全免費。對隨班就讀的殘疾兒童少年,按相同標準撥付經費。
為進一步規范隨班就讀入學安置工作,青島明確要求各區市均成立殘疾兒童入學鑒定和咨詢委員會,根據醫療專業機構的檢測結果,向家長和教育主管部門提出適合殘疾兒童少年教育的建議,指導隨班就讀學校科學制定隨班就讀學生個別化教育方案。市北區今年7月由委員會對17名殘疾兒童進行了入學鑒定,其中,13人按建議安排至普通學校隨班就讀,4人安排至仁愛學校就讀。李滄區根據委員會的整體評估報告,對58名殘疾兒童少年提出幼兒園、特教學校、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不同的安置方式及個別化教育建議。
文章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