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月13日 | 分享到: | 來源: |
做好工作八小時之外的服務
對于殘友而言,困難的不是工作8小時之內的工作管理,而是8小時之外的考驗,也就是無障礙環(huán)境的服務。
集團管理人員大多為殘疾人,深有同感。集團全部鋪設無障礙通道,提供無障礙洗衣、通行、住宿等。每年集團組織輪椅籃球、去海邊等景區(qū)等參觀,還有集體婚禮。目前有一半員工結婚,并有很多人申請住進了深圳市政府提供的無障礙公租房。
對員工而言,殘友不只是一家公司,更像是真正的家。殘友墻上掛著長長的家訓:心存感恩、真誠相待、尊重他人、謙遜琴和、寬容大方、關懷戰(zhàn)友、勇于擔當、善待自己、珍惜擁有、每日一省等內容。這里沒有職位上的稱號,都是兄弟姐妹。鄭衛(wèi)寧被同事親切地稱為“大哥”,劉勇則被稱為“勇哥”。

▲ 殘友員工笑臉墻
員工來應聘,通常都是父母等親人陪同。這些家屬來都是來看一看,能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弟弟妹妹等托付給殘友。殘友有一個制度,員工的父母來公司,一定是鄭衛(wèi)寧作為集團的最高領導人陪著吃頓飯,他給員工的父母講殘友提供的服務。父母聽完,常常會覺得殘疾的孩子一輩子可以在殘友有了寄托。
在殘友集團,有件津津樂道的事情,每天五菜一湯十五天不重樣,而每道菜來自每一位殘友的家鄉(xiāng)。殘友的父母來到公司后,廚師愿意向其請教家鄉(xiāng)菜的做法,后期成為餐桌上的一道菜,稱為“母親菜”。每個員工時常能嘗到來自家鄉(xiāng)的味道,更會感念公司。
也是這些種種原因,在殘友,員工的流失率控制在5%。曾經離職的一批員工走了以后又后悔,選擇回到殘友。在這里他們感覺自己就是健全人,相處得更加融洽。如果是單獨一個人在純粹的商業(yè)公司工作,即使工資拿得高,但別人會把他當成殘疾人。更為重要的是殘友面對的客戶基本是全國一流的企業(yè),員工樹立了互助而不是接受施舍的觀念。
“三位一體”內循環(huán)的管理模式
鄭衛(wèi)寧有意識地去個人化,如今他的名片上僅寫著“殘友集團創(chuàng)始人”。2009年,鄭衛(wèi)寧為保證殘友集團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將其在殘友集團個人控股股份和各分公司的個人控股股份、以及“殘友”和“鄭衛(wèi)寧”“殘友大廈”的馳名商標品牌價值等,通過律師公證全部捐贈,成立了“部市協(xié)議”后深圳第一家非公募基金會--深圳市鄭衛(wèi)寧慈善基金會。鄭衛(wèi)寧捐贈股權的行動,不僅改變了殘友的產權結構,同時也改變了殘友的治理結構和收益分配結構。殘友從個人絕對控股的私營企業(yè)轉變?yōu)榛饡^對控股的社會企業(yè)。
目前殘友集團是慈善基金會、社會組織群、社會企業(yè)群的總和平臺,這種社會組織和社會企業(yè)雙輪驅動的社會創(chuàng)新模式得到廣泛關注。而其中社會企業(yè)群2012年獲得英國社會企業(yè)國際社企大獎,是當時唯一的金獎。

▲ 圖片來自殘友集團官方網站
殘友集團打造的是“三位一體”組織架構,基金會整合社會公益資源打造平臺,基金會控股社會企業(yè)殘友集團及其下屬遍布全國的分公司,從法律框架上掌控殘友社會企業(yè)群的社會屬性永恒不變,保證了殘友作為一個整體能夠始終堅持社會企業(yè)的方向。殘友旗下的軟件、電商等企業(yè)捐贈資金到基金會,基金會撥付公益項目資金給到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支持殘友社會組織群的標準化、專業(yè)化項目運行,而殘友社會組織群又為殘友社會企業(yè)群提供社企殘障員工的標準化無障礙8小時之外的生活社區(qū)服務和社工服務,進而形成良性發(fā)展的公益生態(tài)鏈。這是一個閉環(huán)的內循環(huán)機制。
僅2010年,殘友模式在全國推廣,孵化了34家社會企業(yè),攪動中國公益神經,并在一年之內橫跨公益和科技領域獲得“中國社會創(chuàng)新獎”、“中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精神獎”等,被稱為中國最成功的社會企業(yè)。
不可忽視的是,殘友這種模式的發(fā)展離不開深圳作為全國社會組織先行者的土壤。王石,除了公眾熟知的萬科集團董事局主席身份外,他還同時擔任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會長,就曾到殘友參觀。在深圳義工與社工蔚然成風。殘友就是社工和義工形成的階梯式的助殘。每一個周末是殘友的食堂開放日。深圳義工承包了殘友的周末食堂,目前排期的人排到了半年后。而殘友為了形成激勵機制,舉行美食比賽。有些人甚至不惜從酒店專門買做好的飯菜,給每桌加餐燒鵝,作為自己的參賽作品。
殘友集團內部有個規(guī)定,近五千人的員工隊伍,不管做什么工作,包括伙夫、門衛(wèi),想提工資的一條路徑是去考社工。拿到社工證,公司按照深圳的社工條例,每個月給他們再加五六百塊錢的工資。而這又給內部選拔社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理想主義”是社會企業(yè)家的最大特質
在問及社會企業(yè)家的最大特征是什么,鄭衛(wèi)寧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社會企業(yè)家必須是有理想的狂熱分子。人生價值的追求做什么都別為錢,為錢一定垮在路上。一個人的最大的價值實現不是個人有花不完的錢,否則不要從事此行業(yè)。“最難的就是在不能活的地方讓社會企業(yè)活了,在沒有利潤、甚至連成本都維護不了的地方還能賺出利潤,我說這就是社會創(chuàng)新。目前主要還是有情懷的人堅持做社會企業(yè),而當年為了搏一把,企圖借用‘社會企業(yè)’概念來賺錢的人早都走了?!?/p>
這種理想主義信念從鄭衛(wèi)寧創(chuàng)業(yè)初期貫穿到現在,他奔走在推動殘疾人就業(yè)的道路上。2016年,他飛行30萬里程?!班嵈蟾绲牟【褪侨ツ昀鄢鰜淼摹?,劉勇在旁邊補充說。
去年5月9日,鄭衛(wèi)寧得知自己患了癌癥,手術結束后,他躺在床上想:這一生最大的錯誤可能就是把殘友做得太慢。中國有近1億的殘疾人,2億多的殘疾人家屬,殘友解決的就業(yè)人數只是杯水車薪。他開始思考另一種模式,梳理了以前的項目,需要三四年完成的都不做了。在一兩年之內的項目他提前做規(guī)劃,拼命地做。
“時間太少了,我的胃已經切除了五分之四。我現在的情況完全不等人了,時間不能等人,我都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鄭衛(wèi)寧說這話時,聲音變得緩慢,有些嘆息,又依然洪亮。
在殘友的員工心中,鄭大哥是他們心中的一面旗,不需要他做什么,只要他活著,只要這桿旗在,他們也就有了方向,就愿意沖鋒陷陣。
“在殘友,我要不帶頭創(chuàng)新,那底下創(chuàng)新就很難了。外界有人說殘友是一只獅子帶著一群小白兔在前進。所以我覺得現在,創(chuàng)新的責任可能比別的更重要”。鄭衛(wèi)寧總結殘友的發(fā)展是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做實業(yè),把殘疾人結合起來,用公司沉淀,一直做到上市,這個階段在兩年前就結束了。而第二個階段是接下來在嘗試推行的合伙人制度。殘友的未來計劃之一是做想建一個30萬的殘疾人居住的特色小鎮(zhèn),依然由基金會控股,保證初心,讓殘友在新的平臺上做得特別好,這吸引了原騰訊技術骨干的加入。同時引入資本,加快雙輪驅動,把事業(yè)更好、更快地推進,從而推動更多的殘疾人實現就業(yè)。
鄭衛(wèi)寧為了接待我們此次的企業(yè)調研,一再推遲了和醫(yī)生約見的時間。和我們聊完,他換了一輛加速的輪椅,帶上雨傘,駛向車水馬龍的道路。而劉勇則剛剛獲得“深圳勞動模范獎”,他又要領取人生中的一張獎牌。

▲ 此為調研一行的合照,第一排左一為殘友集團后勤負責人,右二為殘友集團創(chuàng)始人鄭衛(wèi)寧,右一為殘友集團總經理劉勇,第二排右一為鄭衛(wèi)寧基金會執(zhí)行秘書長
文章轉載自“正和島原創(chuàng)”
作 者 | 曹雨欣
來 源 | 正和島(zhenghedao)
文章鏈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AxODQ0MA==&mid=2651103645&idx=2&sn=5cd62bcdc3f9f8ac1d3e10af8bbfa5a0&chksm=bd212d7a8a56a46c31db03af2296055dc9c508e5c4a41a0f38e8e71f5c834eafb914e9c6c0d5&mpshare=1&scene=23&srcid=051227Mv90D6yGLRSwJu7fnL#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