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日 | 分享到: | 來源: |
近日,江津區殘聯的兩位領導去珞璜鎮看望殘疾青年彭洪偉,剛踏入他的辦公室,擺放在辦公桌上的那塊制作精美的獎牌映入了眼簾,獎牌左邊是三顆金燦燦的五角星,右邊寫著“2017第二屆新媒體‘28推’最勵志獎。”獎牌下方還寫著“彭洪偉”三個醒目的大字。
今年35歲的殘疾青年彭洪偉,是個電商老板。由于他是“28推”的創始人之一,在業內人士中有著較大影響,同行們都親切地把他稱為“二師兄”,可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有過的不幸和打擊。
2000年,彭洪偉在重慶市巴南大江技工學校機械制造專業畢業后到重慶渝州齒輪廠工作,因他心靈手巧、踏實肯干,很快成為工廠里熟練工,深得領導和員工的好評。可萬萬沒想到2003年,一場意外的車禍導致了他下半身高位截癱,在病床上一躺就躺了五年之久,讓他受盡了難以忍受的痛苦與折磨。“那種痛苦與折磨真是生不如死。”彭洪偉說。
互聯網:給他帶來希望
2008年臨近春節的一天,在病床上已經躺了五年的彭洪偉,在臨時居住的房屋里來了兩個貴客,一個是當地街道的社區主任牟永超,另一個是剛從北京回來不久的牟主任兒子牟長青(西南大學畢業)。
牟長青在看望彭洪時,不輕易地流露了一句:“還好,他還有一雙健全的雙手,可以開創生活的未來”。頭腦聰明、善于思考的彭洪偉聽完這話,覺得這是給他未來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學做互聯網。牟長青見彭洪偉腦子很開竅,接著又鼓勵他說:“互聯網是個非常平等的平臺,門檻不是很高,只要肯努力或許就會有成功的機會。”
可學做互聯網,至少要有一臺電腦才行呀。也許在普通家庭看來,買臺2000—3000的組裝電腦并不困難。可當時彭洪偉家就是一臺組裝電腦也買不起,還是他父親找親戚東拼西湊才給兒子買了臺電腦。
按照牟長青所說的方法,彭洪偉首先從最基本的論壇開始,本著“不在乎能賺多少錢,而貴在探索實戰經驗”的原則出發,積極爭取應聘機會。時隔不久,他果然應聘到一個北京公司的論壇推廣工作。“這一工作就是類似于網絡水軍的工作,即做指定的論壇發帖和回帖之類的事情。”彭洪偉說。就這樣,他在網上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每月工資只有300多元,雖然錢不是很多,但卻讓他堅信:“互聯網能夠賺到錢,能夠養活自己。”
彭洪偉掏到了第一桶金后,更加堅定了他學好互聯網技術信心和決心,在繼續做好推廣兼職的同時,開始學寫博客,嘗試著建網站,不斷擴展自己的網絡空間,伴隨實戰經驗的日益豐富,在業界內已經有了小有名氣,主動找他做推廣工作的企業也越來越多,工資待遇也在不斷提高。
創業:九年打拼成正果
2010年初,彭洪偉成立了網絡推廣工作室,在當地租了屋子作辦公室,還招了幾個員工,開始了第一次創業,并獲得了不錯的業績,在半年多時間里月收入都在一萬元左右。
就在這時,彭洪偉應“杭州久拉拉服裝有限公司”的邀請,要他去擔任運營總監,月收入在萬元以上,于是他答應了對方邀請。在父母的陪同下,第一次遠走他鄉到杭州工作,同時也是他自我挑戰的一次全新體驗。在杭州期間,老板對他很照顧,不但給他父母安排了工作,平時上下班還用小車接送他。在杭州的這一年里,彭洪偉在網絡的道路上實現了由網絡推廣到電子商務的轉變,由此進入了網絡技術的新領域。
在杭州一年的打拼,彭洪偉對電子商務已經有比較深的了解,并取得了一定經驗。這時他考慮到自己的身體原因,遠在他鄉還是有諸多不便,不宜久在杭州發展,還是回老家“舊地鬧革命”為宜。
彭洪偉通過九年打拼,而今他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網易科技名博、新浪科技名博、艾瑞咨詢、易觀國際、價值中國等專欄,成為“推一把”“28推”“綠色烽火”的主要成員和創始人之一,還擁有了自己的公司——重慶市浩森貝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建立起了一支由7人組成的工作團隊。以“新媒體+電商”的創業模式,經營重慶“親子精品”。產品包括游樂園、景區門票、教育培訓、兒童食品等。另外,還以“互聯網+農業”的模式,經營地方農特產品,主要以蜂蜜、花椒為主。為保證貨源,他還在南川建立了養蜂場。“今年初,四川浦江縣的20000萬多斤雪橙銷不出去,也是我們公司幫助賣出去的。”彭洪偉介紹說。
心愿:幫助更多殘疾人
前不久,一位媒體人在與彭洪偉對話時,當問他“你對情懷是怎么理解的?”他回答說:“情懷是人們心靈深處的一種愿望,包含某種感情的心理狀態,而不是功利的得失。”他還補充解釋說:“也就是自己喜歡而又想去做的事情。”
彭洪偉喜歡而想做的事情有兩件:一是尊老敬老,二是幫助殘疾人就業。在他看來,這兩件事情都是他要做好的兩件大事、要事、有意義的事。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情懷,在他公司雖剛起步,收入還不是很多的情況下,他胸懷一顆感恩的心,不忘敬老院里的單寡孤獨老人。2016年春節前夕,帶領他的團隊為珞璜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了羽絨服、大米等價值2萬多元的慰問品,讓老人們過了一個歡快祥和的春節。2017年春節前夕,他又帶領公司員工為敬老院的老人送去了毛毯、糖果、領用油等物品。彭洪偉尊老敬老的義舉,深深感動了敬老院里的老人們。為表達感激之情,老人們贈給他一面錦旗。上面寫著:“真情為老人,溫暖送愛心”。
“互聯網給了我希望,讓我獲得了新生。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盡點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殘疾人,讓殘疾朋友不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這是他想要辦好的第二件事。
彭洪偉說:“我真的想在這方面做點事情。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想以什么方式通過互聯網解決殘疾人的就業問題。”據了解,去年彭洪偉參加完重慶市殘聯舉辦的3D打印培訓后,他就已經幫助了兩個殘疾朋友實現了就業。
在彭洪偉看來,互聯網給殘疾人好的未來和好的生活,好的希望和機會。很多殘疾朋友都是缺少引路人而沒有接觸互聯網的機會。因此,他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幫助需要幫助的殘疾人。
文章來源華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