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4日 | 分享到: | 來源: |
《有愛的世界沒有殘缺》這本書描寫了哈市一位腦癱女的自我獨白,包含她的愛情、親情、友情、事業的故事,而這樣一部27萬字的小說是她用腳趾一字一句“敲”出來的。2012年,《王剛說故事》欄目特意介紹了這本書,王剛本人還特意為這本書寫下題詞,來祝福小說的作者趙冬梅和她的丈夫巴特。25日,夫妻倆將做出個大膽的舉動,窮游中國。
趙冬梅和她的丈夫巴特
夢想:一根腳趾“敲”27萬字小說
“一枝梅”是趙冬梅的筆名,寓意著像梅花一樣堅忍和忠貞,面對寒冷和困境,仍能不屈不撓地綻放。趙冬梅1964年出生在一個普通教師家庭,由于小時候發燒造成重度腦癱,運動神經受損只有右手和雙腳可以活動。
2003年趙冬梅開始接觸電腦,用推箱子游戲來練習操控鼠標。通過一年零兩個月的練習,她學會了使用電腦,還會在空間和博客上寫一些帖子,看到網友們夸贊的留言,她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網絡的世界她沒有殘缺。
2008年趙冬梅開始寫小說,說是小說其實是她的自傳,生活、愛情、事業,字字句句都很淳樸真誠,雖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讓人莫名的感動,她把親人、朋友的內心描寫得十分生動。生活中說話都不清晰的她,把經歷的事都記在心里,通過自己的見解寫了出來。用腳打字無疑是最大的難題,她每打一個字都要比常人付出百倍的辛苦。
“累了就休息一會,我喜歡寫小說,不累。”趙冬梅說。就這樣,她用左腳的大腳趾“敲”出27萬字的小說,正常人只需要幾個月完成的工作量,她寫了3年之久。當問到是什么讓她堅持下去時,她說:“是夢想!”
她用左腳的大腳指“敲”27萬字的小說
愛情:從網戀到“奔現”再到結婚
“她經常說是上了我的賊船,她這么漂亮美麗。”趙冬梅的丈夫巴特說,她特別喜歡“諷刺”他,就是相互“埋汰”開玩笑。“我們之間也有摩擦,一生氣我就出去轉一圈冷靜一下,回來就像什么都沒發生,就好了。”巴特說,他從不敢出去太久,因為趙冬梅上廁所還需要他抱著。趙冬梅經常唱巴特喜歡的京劇給他聽。
巴特
巴特1966年出生,是內蒙古人,有著一雙灰色的眼睛。
“對于我們這樣的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愛情!婚姻!多么華麗的詞匯!多么奢侈的語言!它們太重,我無法承載。”趙冬梅在書里這樣寫她懦弱的感情。可是,當時已經40歲的她不忍心讓父母照顧她一輩子,鼓起勇氣寫下一則征婚啟事,就這樣她迎來了愛情。他們在網絡上相識,很聊得來,巴特就從內蒙古來“奔現”到哈爾濱。
“剛看到她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回憶起剛來哈爾濱的情景,巴特笑著說:“后來通過接觸,找回了感覺,她就是跟我在網上聊天的人。”說到這里,趙冬梅捂著臉笑了起來。
2004年12月22日兩人領取了結婚證,過上了平凡的小日子。
趙冬梅在上網
事業:7年內湊成了60對殘疾人結婚
由于趙冬梅和巴特的“傳奇”愛情,每天都有人在網上咨詢趙冬梅情感問題。因為她知道殘疾人也向往家庭,向往幸福,就想為他們做紅娘。2011年6月,在丈夫的幫助下,趙冬梅在網上建立了一個殘疾人婚介平臺,并在自家成立了梅子婚介工作室,免費為殘疾人朋友服務,至今已經促成了60對殘疾人領證結婚。
他們的生活十分拮據,可工作室還是免費的,所有的花銷都靠他們倆每月的低保,加起來也就1000多元錢。工作室還要舉辦一些活動,增進大家的感情,不過有一些好心人偷偷“塞”給他們錢。趙冬梅說:“看著他們牽手成功,特別有成就感。”她每說一個字都像是要使盡全身力氣一樣。現在,通過網上和工作室報名的殘疾人已經有上千名了。
愛好:8月底將窮游中國
8日,巴特通過微信發來一段語音說:“我們這個月25號就要出發了。”說起他們的交通工具,就是一個簡陋的三輪摩托車,也是他們的“專車”。
這一路上,趙冬梅有很多事要做,沿途賣書、積累寫作素材、看看外面的世界。為了窮游計劃,他們聯系了長春、沈陽、天津、江蘇的愛心志愿者,由于三輪摩托車不能上高速,巴特特意買了地圖,還在手機上下載了導航。巴特說:“路上如果出現一些小問題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不行的話就找當地的殘聯幫忙。”巴特為了這趟旅行還為妻子訂做了馬桶。
巴特說:“這一路困難有很多,但是我們不害怕,我想領著她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祝愿他們一路平安!
文章來源黑龍江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