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0日 | 分享到: | 來源: | http://www.heizuiou.com |
黑嘴鷗保護協會成立于1991年4月20日(民政注冊),是中國環境NGO第一家,發起人、會長為劉德天,共有會員2.8萬人。
協會的宗旨是保護以世界珍稀、瀕危物種黑嘴鷗為旗艦的各種鳥類及其棲息地(濕地),使黑嘴鷗種群擴大,脫離瀕危警戒線,為全球樹立一個NGO保護瀕危物種的成功案例,從而堅定人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信心。
協會的使命是推動公眾參與,保護鳥類及其繁殖、棲息地(濕地)。
協會的愿景是通過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讓物種的多樣性持續、健康發展。
協會的主要任務是保護以黑嘴鷗為旗艦的各種鳥類及其繁殖地、棲息地(濕地)。在20多年保護過程中,采取借助信息公開、發揮專家智慧、影響政府決策等途徑,己有效地保護了黑嘴鷗棲息地(濕地)50萬余畝,致使黑嘴鷗數量由協會成立之初的1200只增加到現在的8000余只。2006年盤錦市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黑嘴鷗之鄉”稱號。
開展環境教育是協會立足于長期保護的戰略方針。20多年來環境教育走過的歷程,歸結為“四步曲”,既:從1991年起至1995年,協會走進學校開展環境教育;從1995年起至2002年開始走進自然保護區開展環境教育;從2002年起是把黑嘴鷗繁殖地作為環境教育基地,針對環境問題開展環境教育;第四步曲:從2004年起與企業合作,創建環境教育基地。目前協會己與生態型企業合作創建了4個環境教育基地,其中一個晉升為國家級,一個晉升為省級。近年來,協會依托環境教育基地開展環境教育,使16余萬中小學生受益。
協會另一個發展策略是用黑嘴鷗文化保護黑嘴鷗。20多年來協會己打造出包括文學、傳統美術、攝影、書法、歌曲、舞蹈、刺繡、葦藝、剪紙、立體造型、公益廣告、影視話劇、油雕、五谷畫、鐵藝畫、葫藝畫、粘帖畫、電腦畫等18門類黑嘴鷗文化。其中協會整理出版《黑嘴鷗傳說》一書中的《黑嘴鷗救罕王》、《黑嘴鷗救鳳凰》、《黑嘴鷗救漁民》等三篇傳說,已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文化盛宴可謂眾彩紛呈,絢麗多姿,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精神大餐。對于增強人們的生態意識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作用。
黑嘴鷗保護協會辦公地址: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石油大街147號606室
郵政編碼:124010
固定電話:0427--2805699 2802295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8:30至16:30
電子信箱:heizuiou@126.com
QQ群:31886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