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7日 | 分享到: | 來源: |
“現在右眼能看到門框窗戶了,電梯的數字按鈕也看得見了,已經有10余年什么也看不到,真沒想到這輩子右眼還能看見,謝謝晏主任……”,2018年1月16日,在廣州愛爾眼科眼表角膜病中心,一位叔叔一邊道謝,一邊將錦旗遞給眼表科晏艷霜主任,叔叔臉上眼里都滿是激動和感激之情。
圖為乘電梯時,看到樓層數字,劉叔忍不住自測眼力
獨眼硬撐起家庭經濟來源
這位叔叔,叫劉叔(化名),今年63歲,來自湖南衡陽。10年前,劉叔是一名泥水小工,村里附近誰家要蓋房子,都會叫上他前去幫忙。不幸的是,在一次傳泥桶的過程中,泥桶意外從腳手架上掉落,不偏不倚砸中了他,水泥、沙子、石灰混合砂漿糊了一臉,并進入了眼鼻口。本以為并無大礙,直接用清水沖洗下后就繼續干活。殊不知,水泥屬于堿性物質,進入眼內易易灼燒眼角膜。
后來劉叔右眼開始出現刺痛感,有時睜不開右眼,還容易流眼淚,家人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找村醫診治過也到縣醫院就診過,打針吃藥后,劉叔右眼病癥略有好轉,本以為會慢慢好起來。不料,過段時間后,劉叔,僅能感知右眼前方有微微的光感,其他事物再也無法看到。
父親右眼失明,劉叔兒子甚是著急。于是第二天陪著父親感到湘雅某醫院,住院治療了兩天,醫生告知其右眼視力已經保不住了,以后有條件可做角膜移植手術來恢復。作為家里頂梁柱的劉叔,只能以獨眼的方式硬撐起整個家庭主要經濟來源。
屋漏偏逢連夜雨,醫治眼病更是遙遙無期
十年來,因家庭經濟困難,劉叔一直沒去做手術。漸漸地,劉叔的右眼角膜出現了白點。年復一年,眼睛白斑覆蓋面積越來越大,到如今把整個眼球都遮蓋住了。
“沒辦法,家里還有一個病人要花錢照顧。”劉叔介紹,30多年前,妻子在生小孩時,出現了高血壓,當時沒控制好,后來出現腦溢血,主動脈夾層,需要做手術治療。可家庭環境實在無力承擔高額手術費,只好在家服藥物維持治療,每個月需要六七百塊錢來維持。一直因病糾纏,妻子早就沒了經濟來源,還需要人照顧。家里只能靠著他一個人打工賺錢,供妻子治療和兒子上學。
屋漏偏逢連夜雨。后來,劉叔也被查出糖尿病,自己每天按時吃藥控制病情,每個月也要兩百多藥費。劉叔家里就一個孩子,兒子現今已有自己的小家庭要照顧,根本沒余錢可剩。如今劉叔靠著獨眼在花都廣場當清潔工,一邊打工一邊照顧妻子,勉強維持老兩口的生活,醫治眼病更是遙遙無期。
前段時間,和劉叔兒子一起工作的工友,在廣州愛爾眼科醫院微信公眾號上,看到貧困角膜盲癥患者公益救助計劃,可以申請角膜移植求助的信息,便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老人的兒子。
拖了10多年沒能讓父親眼睛得到治療,劉叔兒子充滿內疚。如今有機會可以申請到救助,兒子就想著帶父親前來試試,看看還能不能做手術。
一面錦旗,一種肯定
12月20日上午,經晏艷霜主任詳細檢查,發現劉叔右眼在10厘米內連手動的影子都看不到了,僅剩光感,同時被診斷為角膜白斑。晏主任告訴他和家屬,角膜移植才能去掉角膜白斑,恢復視力。
在了解到劉叔的家境和遭遇后,廣州愛爾眼科醫院幫助他成功申請了“你是我的眼——貧困角膜盲癥公益救助”。
于2018年1月13日,等來了適合的角膜材料。2018年1月14日下午4:00,經過晏艷霜主任和團隊1個多小時的努力,劉叔右眼角膜移植手術非常成功。次日揭開紗布,他的右眼不僅能看見光,還能朦朧中看得到門窗和椅子,甚至近距離的數字也看得見。
從術前僅有光感,到如今明顯好轉,對劉叔來說是,這已經是質的飛躍了。劉發國老人感激不已,在揭開紗布看見那刻,便緊催兒子趕去制作了一面錦旗,出院前送到了晏艷霜主任手里。
一面錦旗,一種肯定。“對我們眼科醫生來說,幫助病人重見光明是我們的應盡之責,看到老人家能夠重見光明,我們也感到十分欣慰和開心,隨著角膜恢復,他后期視力還將進一步提高,祝愿他以后生活越來越好。”晏艷霜主任說。
文章來源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