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 | 分享到: | 來源: |
鄧曉紅獲獎無數,依舊初心不改,載譽前行。
她從教23年,在缺乏教學資料的情況下,不斷學習創新教學方式;她當班主任21年,以愛生如子的情懷,點亮特殊孩子的希望之光;她獲獎無數: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范教師、廣東省勞動模范、廣東省“特支計劃”教學名師……然而在特教路上依舊初心不改、載譽前行。她就是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鄧曉紅。
創新視障兒童教學方式
1995年的教師節,鄧曉紅滿懷著青春的憧憬來到深圳,走進一群失去光明的視障孩子中間,成為一名特教語文老師。至今鄧老師仍然記得第一次拉起視障孩子小手的一瞬間,自己內心是如此地心疼他們,如此地渴望幫助他們。
當時,鄧曉紅沒有任何視障兒童的教育經驗,在缺乏教學資料的情況下,她事無巨細地向盲校老師、同學請教,邊探索邊實踐。每一堂語文課,她都準備好大量實物教具、聲音、教學掛圖和生字詞卡片,通過摸一摸、聽一聽、看一看、玩一玩,讓盲生和低視生都能發揮各自的感官優勢,全方位、多角度學習盲文和漢字。下課后,她喜歡走近學生,傾聽,談心,講張海迪、海倫·凱勒的故事,牽著他們的手觸摸校園的春夏秋冬,傾聽紅花綠葉的繽紛色彩。
從毫無經驗到摸爬滾打,鄧曉紅在不斷地充實自己。為了給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快樂的語文課堂,鄧曉紅還堅持自學,完成了廣東中山大學漢語言文學專科和本科、北師大特殊教育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堅持閱讀古今中外的教育經典……成績與榮譽是奮斗出來的,她先后在深圳市、廣東省班主任專業能力大賽、全國中小學教師演講比賽中獲一等獎。2015年,作為語文組專家,她參加了全國盲校新課標審議會,受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請編寫了盲校語文新教材。2016年,她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教學名師,是全國唯一特殊教育代表。
用愛點亮視障孩子心中的夢想
從教23年,鄧曉紅擔任班主任21年,她鐘愛班主任這個崗位,用自己的愛心、責任和信念讓教室里的每個生命得到最大的張揚、最大的成長。
在鄧曉紅看來,生理上的缺陷是一方面,視障孩子容易產生自卑、退縮的不良心態,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這些心理上的問題更值得重視。為此,鄧曉紅的班級叫“夢想班”,“夢想激勵、愛心賞識、書香滋潤、活動引領”,是她獨創的班級管理模式。
“班級才藝秀”就是其中一個孩子們最喜歡的節目,班上所有的孩子都要“亮相”,每人至少表演一個節目,把自己的才藝大膽秀出來,讓孩子盡情展示音樂才華,不僅讓孩子們收獲了“自信心”和“成就感”,鄧老師還會邀請孩子的父母作為觀眾,讓家長感受孩子成長的同時,增進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一名特殊孩子的媽媽曾激動地說,“我還是第一次聽兒子唱歌,也是第一次和兒子一起唱歌,感覺好幸福啊。”
引領年輕教師專業成長
從2011年被評為市語文中青年骨干教師,到2016年被評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正高級教師,如今,鄧曉紅可以說是特殊教育界的一名專家型名師。獲譽無數的鄧曉紅并沒有停下腳步,除了鼓勵和幫助學生逐夢、圓夢,她也引領年輕教師專業成長,創建“省特支教學名師工作室”。
作為視障教研組長,她積極承擔國家、省級公開課。作為學校學術專家組評審成員,她認真聽取名師、名班主任的公開課,主持并參與了多項國家、省級課題。作為廣東省名班主任,近5年來,她一直擔任市班主任大賽評委及培訓工作,先后指導12名教師在廣東省班主任大賽中獲一等獎。一些她曾指導的教師如今已成為學校“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
文章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