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8日 | 分享到: | 來源: |
沒有眼睛看著,也沒有監控,臨朐縣五井鎮花園河村高學田的小賣部,17年來沒丟過一分錢、少過一件貨。除此之外,不少村民還繞路來此捧場。在50歲的高學田心里,誠信是最重要的,能堅持下來得益于村里的良好風氣,這么多年他真切感受到老少爺們的溫暖。
物品諳熟于心,無監控不擔心丟東西
2月5日早上,花園河村的王先生像往常一樣來到高學田的小賣部買東西,并拿出了10元錢放到柜臺旁的桶里:“拿一支牙膏和一塊香皂。”“好,稍等,來,找您5毛。”高學田正準備找零。“不是一共10元嗎,別找了,你也掙不了多少錢。”王先生一邊說著,一邊在貨架上拿了一支牙膏和香皂便出了門。
緊接著,村里的趙先生來小賣部里買一些日用百貨,而且他是多繞了兩里路,特意來到高學田這買。雖然村里有好幾個小賣部,可是不少村民還是喜歡給高學田捧場。不是這里售賣的商品有多便宜,也不是這里的貨物有多齊全,這只不過是一個20平方米大再普通不過的小賣部,而且“名不副實”,不僅門外沒有牌子,而且貨架上僅有酒、飲料、牙膏和零食等二十幾樣東西。
不過唯獨不同的是,店主高學田是名盲人。其實,這是高學田的家,前院是他和家人睡覺的地方,而后院改造成了一個售賣日用百貨的小賣部。
仙貝是長的,雪餅是圓的,啤酒是玻璃瓶的,醬油是塑料瓶的,棒棒糖外面有塑料紙包裹著……每一件貨物的“長相”和位置,高學田都諳熟于心。而每一張錢幣,只要高學田用手摸一下便能分清具體是多少錢。
小賣部被高學田和妻子楊立蕓打理得井井有條,錢幣都會固定放在一個位置:五角的錢放在桶里,一元的放在桶下面,五元的放在右邊褲兜,五十元的放在左邊褲兜……
高學田的眼睛看不見,小賣部里也沒裝監控,可他還是大大方方地跟人介紹錢放在哪里、貨放在哪里,一點兒都不擔心會丟東西。每一名村民來買東西時,高學田只負責收錢以及告訴對方東西的位置,取貨則是對方自己動手。“這是一種誠信和和諧的村風,因為我不相信他們會多拿。”高學田堅定地說。
一度想輕生,眾人幫助下開起小賣部
高學田的眼睛之前并沒有問題,然而1997年的一天,讓他永遠也無法忘記。
當時,高學田給人干活開采山石,在放炸藥的時候出現問題,有一些炸藥沒有響,他在處理的時候,突然一聲巨響,臉部被炸傷。因為這次意外,高學田失去了光明。“一個正常人突然什么都看不見了,這種痛苦令人絕望。”高學田嘆了一口氣說,當時他難過、沮喪,甚至一度想過輕生,可是經過家人和鄉親們的勸說和鼓勵,最終一步步走出了陰霾。
雖然精神狀態好了許多,可是眼前一片漆黑的他,根本無法再出門打工。2001年,鄉親們建議高學田在村里開個小賣部來貼補家用,不過他還是認為自己不可能開起來,因為進貨、理貨、售貨自己根本無法完成。
那時候孩子還小,為了養家,妻子楊立蕓便幫著丈夫打理這個小店。當時楊立蕓也有工作,在家里還要種地忙家務,不過為了能讓丈夫振作起來,楊立蕓一直沒有放棄。一開始楊立蕓負責進貨和理貨,高學田只負責售貨,后來高學田自己“撐起”了這個小賣部,不再用妻子過多幫忙。除此之外,鄉親們也來小賣部陪著高學田聊天談心,照顧他的生意。
就這樣,高學田把難關扛了過去。
村民的恩情 永遠記在心里
在高學田心里,誠信是最重要的。現在高學田的小賣部還沒有名字,不過他已經想好了,就叫做“誠信小賣部”。
從2001年到現在,高學田的小賣部沒丟過一分錢、沒少過一件貨。雖然看不見,可是他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有的村民拿多了又給送回來了;有時在搬貨時因為看不見磕倒,村民看見后紛紛出手相助。
高學田認為,除了家人的支持外,最重要的是得益于村里的風氣和村民的人品。去年11月,花園河村榮獲了“全國文明村”的稱號,對“愛德、誠德、孝德、仁德”這八個字的村風,村民們看得比啥都重。
高學田坦言,雖然自己的眼睛受傷了,看不見了,但是他能真切地感受到,這么多年來村里老少爺們的真情實意,無時無刻不溫暖著他。現在,高學田的生活過得一天比一天好。他說,老少爺們的恩情,自己一輩子也忘不了,都會記在心里。
文章來源濰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