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7日 | 分享到: | 來源: |
重度殘疾人寄養院生活體驗館內有超市、人行橫道線、公交、地鐵等模擬場景,供殘疾人體驗和學習。
昨天,上海市浦東新區重度殘疾人寄養院殘疾人養護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國家級)以高分通過驗收,這也意味著,今后全國殘疾人養護服務領域將以浦東標準為實施基準。
放眼全國,殘疾人養護服務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需要對社會化養護機構的服務建立統一規范。新區重殘院作為全國第一家、上海唯一一所公辦重度殘疾人養護機構,在帶動整個行業全面建立和實施服務標準化體系中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2013年,新區重殘院市級標準化試點項目通過驗收,在此基礎上又經過了4年的調研、起草、制訂、實施,125份“國家標準”終于出爐,內容涵蓋了生活護理、醫療保健、康復訓練、娛樂培訓、心理咨詢、精神慰藉等綜合性養護服務內容,為全國殘疾人服務行業樹立了標桿。
125份“國家標準”貫穿殘疾人養護服務的方方面面。
據了解,新區重殘院實行ISO質量管理認證體系標準、殘疾人養護機構地方標準、院內各類規章制度標準等進行綜合化管理,不斷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統,為寄養人員建立個人信息數據庫,大大提高標準流程實施效率。
在標準化管理下,讓寄養人員感受到被尊重與被呵護?!按髳垡患矣H”是上海市民政系統十佳服務品牌,鼓勵每個工作人員與寄養人員結對,建立新型養護關系。125項服務標準就包含“不能取綽號”“不能泄露個人隱私”“不能歧視”、“不能揭短”“不能謾罵”等。盡管寄養人員會在平時追著工作人員“媽媽”“姐姐”“老師”一通亂叫,但工作人員只能嚴格遵照標準,慈愛地稱呼他們“小琪”“紅紅”。
據介紹,新區重殘院標準化建設工作堅持問題導向、特色思維、創新管理,了解到寄養人員有著回歸社會的需求,重殘院于2016年設計搭建了健康生活體驗館,在這里,他們可以模擬乘坐地鐵、公交,一同進行電腦操作、西點烘焙,模擬現實社會,讓寄養人員走進社會、熟悉社會,能夠簡單地參與社會和人際交往。寄養人員的手工十字繡、杯墊等作品還參與慈善義賣,在享受社會關愛的同時,他們也通過自己的力量向外傳遞愛與溫暖。
驗收專家組認為,重殘寄養院的殘疾人養護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國家級)“規范、完整、協調、有效”,工作推進有力,體系完整合理,標準實施到位,試點成效顯著,一致同意以94.5的高分通過驗收。
文章來源浦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