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3日 | 分享到: | 來源: |
李燦學組裝一個輪椅助力車頭,方便出行。
學生放學時,李燦學義務疏導交通。
21年前,一場意外,洛陽市伊川縣的李燦學腰椎摔傷,造成完全性下肢癱瘓,輪椅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雖然身患殘疾,但李燦學沒有自暴自棄,他從2012年開始參加公益活動:去街頭疏導交通;幫貧困學生籌集學費;幫重病患者籌集醫藥費;組織全國殘友來洛陽賞牡丹。
面對贊美之聲,輪椅哥這樣說:“從受助到助人,殘疾人一樣能做公益,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緣起丨一次探望殘友的經歷讓他走上公益之路
李燦學今年45歲,家住伊川縣彭婆鎮李寨村。
昨日下午,記者見到他時,他剛將廣東一名殘友寄來的電動輪椅轉送給了伊川縣呂店鎮的一位殘疾朋友。據了解,這是李燦學近3年來,送出的第56輛輪椅,而這些輪椅都是由全國各地殘友寄來的。
說起做公益,李燦學告訴大河報記者,自從1996年摔傷致殘后,他幾乎很少出門。2011年,他到洛陽市殘聯學習電腦技術,學會上網后認識了一些殘友,他的思想慢慢有了轉變。
2012年,他與幾個殘友一同到洛陽龍門看望一位重度殘疾患者,并給他送去了一個輪椅。這位殘友的家非常破敗,妻子離家出走,平時就他一個人躺在床上,有時鄰里街坊會給予一些幫助。
李燦學說:“我以為自己的情況夠倒霉了,但看著這位殘友,反而覺得自己很幸運。”他說,那次經歷后,他發現像這樣的殘疾朋友還有很多,他們才真正需要幫助。
隨即,李燦學加入了洛陽彩虹志愿者,踏上了公益路。
講述丨他三年如一日,街頭疏導交通
由于經常受到愛心人士的關愛,李燦學認識并加入了伊川志愿者協會,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伊川縣人民路與健康街附近學校在放學時間段,出現了學生擁擠和亂闖紅燈的現象,安全隱患較大,于是他決定與幾個志愿者一起義務疏導交通。
2014年9月12日,李燦學與十幾個志愿者第一次在該路段疏導交通,“原打算做兩個月,誰知道一直就堅持了下來。”李燦學說,除了寒暑假,每周一他們都會到該路口,不管刮風下雨,這三個人都是風雨無阻。
李燦學的行為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到公益行動中,三年的堅持換來了無數的稱贊,在伊川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輪椅哥。
殘疾人由于身體不便,不能正常參與社會活動,為了鼓勵更多殘疾人融入社會,走出家門,每年洛陽牡丹花會前,李燦學與另外幾名殘友就會發起一項公益活動,邀請全國殘友來洛陽賞牡丹,目前他們已連續組織了四年。李燦學說,他還接待過香港、臺灣的殘疾朋友。
“這項公益活動,我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李燦學說,一方面是鼓勵更多殘疾朋友走出家門,讓他們感受洛陽人民的熱情好客。同時,另一方面能夠幫助洛陽一些景區完善無障礙設施,更好地方便殘疾人出行。
心聲丨我得到的幫助,遠比我幫助別人的多
2013年2月,李燦學得知孟津一個女大學生患了白血病,他就把白血病女孩的事情發在志愿者群里,并且在洛陽當地很多網站轉帖。雖然自己本身就很困難,但他帶頭捐款200元,并發動身邊朋友捐款,最后在網友幫助下,經過微博、微信等多種形式轉發求助,短短40多天,為患病女孩募集到治療款48.2萬多元。
除此之外,李燦學還聯合愛心團隊志愿者為洛陽市白血病患者王社功義賣牙刷募集善款6500元,組織伊川志愿者為伊川白血病兒童劉銳浩募集資金7460元,為伊川鳴皋的燒傷兒童謝某協調救助款2萬元等。
“我得到別人的幫助,遠比我幫助別人的多。”說起這些年從事公益的事情,李燦學這樣說道。平時出行,遇到難走的路,幾乎所有陌生人都會上前來幫忙。因為褥瘡住院了,志愿者跑來護理,送錢、送物。這些讓他非常感動。
這些年,李燦學組織、參與的慈善公益活動,多得他自己都數不過來,他的輪椅幾乎沒有停歇過。“從得到別人的幫助,到幫助別人,殘疾人一樣能做公益,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感到非常快樂。”李燦學說,做公益并不難,難在堅持下去,他會一直堅持下去,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文章來源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