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2日 | 分享到: | 來源: |
當上電商客服后的李立,變得開朗自信。
滄縣興濟鎮廣昌屯村的李立(化名)患有腦癱,在語言和行動上多有不便。從小學到初中的9年里,同學滕海龍就一直主動幫助他,像他的影子一樣(本報2017年4月26日曾報道)。當時面臨著初中畢業,李立因為家庭經濟原因和身體原因無法繼續求學,滕海龍求助記者,希望能幫助李立學到一技之長。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李立學習了電腦知識,經過刻苦練習,如今成了一名出色的電商客服人員。
好心人幫他免費學技術
本報報道滕海龍幫助李立并希望他有一技之長的消息后,多位好心人聯系到李立,送來溫暖和幫助。一位滄州市區的退休老教師給他匯款3000元,希望能幫助他學門技術。滄州市運河區陽光殘疾人服務中心負責人閆樹靖知道后表示,可以為他提供免費的技能培訓,并推薦工作。
“閆老師打來電話,讓我們送孩子到滄州學習,一開始我充滿了擔心。”李立的媽媽說,孩子長這么大從未出過遠門,平時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顧,一個人去滄州學習技術,能行嗎?但看著孩子渴望的眼神,最終她同意了,2017年9月母子倆一起來到了服務中心。
一見面,閆樹靖便用熱情打消了這對母子的擔心。閆老師告訴李立,服務中心5年來已免費幫助200多位殘疾人成功就業,免費扶持80多位殘疾人自主創業。“可是老師,我能行嗎?”李立期待之余,還是有點不自信。“能行!手方便,可以學美甲、維修;嘴方便,可以做電話客服。以你的情況,做電商客服吧,揚長避短。”閆樹靖不停地為他鼓勁兒。
隨后,有多家電商平臺客服經驗的劉姍姍老師手把手教起了電腦“零基礎”的李立。劉老師指導他用打字軟件練習指法,但李立因上肢僵硬,僅右手中指稍微靈便些,反復嘗試后,他決定用一根手指學習打字。
一根手指不想輸給十根手指
“李立之前沒接觸過電腦,底子不好。但他聰明、刻苦,進步很快。他一開始1分鐘只能打6個字;一周后,增加到30多個;20天后,他1分鐘能打40多個字,符合一些電商平臺的要求了。”劉姍姍說,李立用1個月學會了打字、簡單制表、電商平臺操作、客服禮儀等,開始試崗。
“給買家的每句回復,我都仔細斟酌、全力以赴。”李立說,之前怕說錯話,買家問什么他答什么,很生硬。后來,他開始在語句結尾加一些語氣詞或動畫表情,拉近距離。買家不說話了,他還揣摩對方的心理,找點兒話題,提高溝通效率。
“親,這款風衣比較寬松,建議您選S碼。”
“親,訂單較多,我們會在48小時內發貨,請耐心等待。”
“親,請您核對一下地址。”
……
18歲的李立坐在電腦前,用右手中指敲擊著鍵盤,同時回復著多位買家的咨詢。他現在是某電商平臺一家女裝店的客服,店內幾百件女裝的材質、風格、價格,他都如數家珍。日前,他收到了人生中第一筆工資1500元,激動得幾宿沒睡好。
“當我促成一單單生意時,特別有成就感,覺得自己能行。”李立說。他的媽媽也驚喜地發現,孩子學了技術以后,整個人都開朗、自信了。一起工作的殘障年輕人都成了李立的新朋友,以前總受照顧的他,如今努力幫助比自己身體更不方便的朋友,收獲了被肯定、被需要的快樂。
劉姍姍告訴記者,她同時輔導著近10個學生,李立是最要強的一個。去年“雙11”期間,買家咨詢量特別大,他連軸轉了十幾個小時,眼睛、脖子、手腕累得酸疼,但休息時竟還像往常一樣打開語文課本,在電腦文檔中練習打字。
“一根手指不想輸給十根手指,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李立說著,眼中閃著光。
文章來源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