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7日 | 分享到: | 來源: |
楊繼君整理貨品。
永川人對重百永川商場附近坐在輪椅上的賣報小哥一定不陌生。他因病殘疾,卻身殘志堅,在那里賣報14年,人送外號“賣報哥”。2013年,他被評為2013年度“感動永川人物”。這幾年間,他又創辦了家政公司、成立農業合作社、開辦電商,創業熱情不減。這個人就是楊繼君,一位自強不息的“賣報哥”。
自強不息點亮人生
來蘇人楊繼君早年因病殘疾,肢殘一級的他幾近崩潰,后來看到父母對他默默地付出,令他萌生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自立自強。
2003年,楊繼君的父親去世,迫于生計,他爭取到了一個賣報的工作機會,從起初的6份報紙到后來每天銷售280份報紙,他的賣報事業漸漸有了起色。2008年,他開始在重百永川商場門口定點銷售報紙雜志。
前幾日,記者在重百永川商場再次見到了這位身殘志堅的“賣報哥”。46歲的楊繼君坐在輪椅上,一面整理著面前的小商品,一面告訴記者,“近年我已經改賣小商品了,有孩子喜歡的玩具,也有礦泉水之類的小商品。”
與他一起照看小貨攤的還有他70多歲的老母親胡昌云。雖然楊繼君能坐立在輪椅上,但活動范圍受限,因此收攤、擺攤大多是由他的母親來完成的,妻子龍安輝在每天的上班前、下班后都會來幫忙,一家人其樂融融。
創業路上勇敢前行
這幾年,報紙不太好賣,但楊繼君一直沒有停下創業的步伐。
2014年3月,在區殘聯、區工商分局、區稅務局、區人社局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楊繼君創辦了永川首家殘疾人家政服務公司,經營領域涵蓋月嫂、保姆、保潔等領域,高峰時期曾有390人在此工作,目前也有170人在公司工作。
“這幾年,我發現返鄉農民工、留守老人增多,特別是殘疾人就業困難。”楊繼君說,成立這家公司就是為了幫助這些返鄉農民工、殘疾人就業。
除此以外,他還把目光瞄向了農村。“我老家就在農村,一直都有承包土地發展種養業的想法,可就是找不到機會。”楊繼君說。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年,楊繼君結識了一位榮昌的朋友,二人相攜在榮昌與隆昌交界處承包山地種植了藥瓜和魔芋300多畝,之后又改種為梔子花以供城市居民所需。但這還不夠,他還有著更多更大的夢想。
2015年,他聽聞有人在推廣由西北農林科大教授王性炎研究出來的一種能抗瘠薄,其葉子和種子都具有極高價值的樹種——元寶楓時,毅然加盟其中。并由此牽頭,邀約親友等成立了“重慶食分愛君農產品銷售股份合作社”。同時,他還清楚地意識到電子商務在而今的流行趨勢和對于產品銷售的重要意義,牽頭建立了“重慶食分愛繼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為股份合作社產品的網上平臺。
“元寶楓成林后,可采摘芽尖制茶、采摘葉片提煉護膚品、采摘果實提煉木本植物油料,其殘渣又可用于發展養殖業。目前,以元寶楓為原料制成的口紅已經在重慶市場上銷售。”楊繼君介紹道,他以“食分愛君”控股70%的形式,邀請有志于此道的朋友熟人,以土地經營權入股、技術入股的形式,組建了17個專業合作社,從事以元寶楓種植為基礎的生態養殖。所有的專業合作社,技術由“食分愛君”公司負責,前幾年所需資金(包括土地收益)由“食分愛君”墊資,待今后實現收益后在返還。合作社的農民,還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獲取一定收入。發展至今已是第3個年頭,今年底有望實現盈利。
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事業漸漸有了起色,家庭生活也美滿幸福。2015年,經人介紹,他認識了現在的妻子龍安輝,二人很快組建了家庭。
“妻子對我照顧有加,你瞧,這壺特制的除濕排毒茶就是妻子給我泡的。”楊繼君一談起妻子就喜形于色。
楊繼君經營小貨攤,在外一呆就是一天。茶壺容量大,足足有3000毫升,可以保證他一天在外的飲水量。每天清晨5時許,妻子就會起床給他泡制滿滿一壺的茶,而這個茶不同于我們普通人喝的茶。因為楊繼君常年坐立在輪椅上,暑氣過重后身體容易長痱子,身子濕熱重,這壺特制養生茶就是幫助他除濕排汗毒的,里面混合了老姜、枸杞、花椒、棗子等多種食材的茶,解渴又養生。
“除了茶,她還要為我和母親準備午飯。”楊繼君說,因為身體原因,他一家都以素食為主,這天的午飯僅僅是一碗稀粥配點小菜。但挪開他的食盒蓋,記者發現稀粥不是我們平日里喝的白米粥,而是以紅豆、綠豆、黑豆、玉米粒、大米等熬制的營養粥。
妻子對他的好,楊繼君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她對我很好,我也會加倍對她好,與她一起好好把兒子撫養長大,贍養好母親。一家人生活美滿,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文章來源永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