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0日 | 分享到: | 來源: |
農凌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統計,2016年全省特殊教育學校在校學生37756名,除在校特殊兒童外,還存在一些未入校或因種種原因未申報的特殊兒童。”1月29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深圳代表團繼續分組審議,省人大代表農凌建議加快推進特殊教育發展,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保障體系,加大特教師資培養力度。
農凌表示,廣東省的特殊教育需求大,但教育資源不平衡,特教資源主要分在珠江三角洲,而占人口多數的粵東西北的特教資源則較為匱乏。同時,特殊教育師資不足,省內特殊教育學校127所,特教專任教師僅有4069人,而且隨班就讀指導老師普遍缺乏專業培訓。目前我國采用的是發展特殊學校、普通學校附設特教班及殘疾兒童在普通班級隨班就讀相結合的特殊教育模式,不能滿足這些特殊學生受教育的需求。此外,融合教育管理機制滯后,使得全納教育零拒絕理念難以順利實踐。
農凌建議,首先應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保障體系,教育和發展改革等相關政府部門要做好科學規劃、頂層設計,出臺特殊教育各項實施細則,從特校設置、師資培養、入學安置、醫療康復、家長培訓、無障礙環境等方面做出更加細致和明確的規定。其次,要在原有基礎上,在更多的高等院校、高職、中職院校開設特殊教育專業,擴大招生規模,培養專業特教老師。三是要完善融合教育機制,建議成立廣東省特殊教育管理中心,在入學招生、課程開發、師資培訓、特教評估等方面進行管理。班級有隨班就讀特殊學生的班主任、任課老師除了本身的教育教學任務,還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建議在績效考核方面予以特別獎勵。
此外,農凌還呼吁全社會共同關心特殊教育事業。“融合教育不只是在學校,應該擴大到整個社會。”她希望更多人了解、認識、理解、接納特殊孩子,希望社會各界為特殊兒童提供更多更好更及時的教育和康復服務。
文章來源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