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 | 分享到: | 來源: |
何躍林收到的名信片。
11月3日清晨,在云南麗江香格里拉大道上,郵遞員走進茶馬古道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將一張明信片交給公司董事長何躍林。這位“無手車神”驚喜地看到,明信片寄自北京人民大會堂。
給何躍林寄信的,是十九大代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應用研發部部長孟祥飛。
這位38歲的超算專家寄語何躍林:“十九大里的美麗中國是每個人的美麗中國,我們不管身處何處,我們不管能力大小,只要在祖國大地上,只要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都要為之努力,也同樣共享這份榮光!”
何躍林收到明信片后心潮起伏。當天,他正和麗江三江駕校的校長討論即將開展的上肢殘疾人士報考駕照的工作細節。讓殘疾人和正常人一樣,通過考試獲取駕駛證,何躍林為此呼吁、奮斗了十幾年。
從小雙上肢殘疾的何躍林,用20多年的安全駕駛、嫻熟的駕駛技能,證明了人的身體器官缺失并不必然導致相應功能喪失。何躍林年輕時開大車跑運輸,后來成立了租車行、旅游公司。2013年和2014年,他分別從青藏線和滇藏線,兩次帶領48位和45位殘疾人士自駕車進入西藏,全程都是殘疾人士輪流駕駛,他們中年齡最大的74歲,成為國內自駕車史上的創舉。
何躍林說:“我們通過西藏之行證明,殘疾人不僅能實現夢想,也能安全駕車,享受自駕游探索、挑戰的樂趣?!?/p>
然而,在過去的法律框架下,何躍林和眾多殘疾人士,一直為沒有駕駛證所困擾。
為爭取殘疾人士獲得駕駛證的權利,10多年來,何躍林參加了多地舉行的汽車拉力賽和越野賽,并于2012年,與17名殘疾人士駕駛7輛車,從北京出發,途經10個國家,44天,行程兩萬多公里,到達英國,參加倫敦殘奧會。
隨著《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的修改,2016年,一系列殘疾人駕駛汽車政策、法規、標準不斷出臺,下肢殘疾人、部分聽力殘疾人和手指殘缺或缺失的殘疾人駕駛汽車的權利得到了法律保護。
盡管何躍林的殘障程度還未被納入可考駕駛證的范圍,但他認為,現行法律的突破已經讓他看到了曙光。他購買了5套殘疾人駕駛汽車的輔助裝置,贈送給負責接收殘疾人培訓的三江駕校,對兩輛車進行了加裝。三江駕校也同時投入資金,對校內的廁所、休息室等進行了改造,修建了無障礙通道等殘疾人輔助設施。
截至記者發稿時,三江駕校已收到79名殘疾人的報名,11月13日之后,醫療機構對報名者進行體檢。
文章來源中青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