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8日 | 分享到: | 來源: |
據安徽商報消息 為了讓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我省從去年年底開始,全面啟動了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工作,聚焦殘疾人康復需求,強化基本康復保障,提出康復服務實現"精準化",力爭到2020年,全省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接受基本康復服務的比例達80%以上。
有康復需求殘疾人"應助盡助"
" 終于可以出去看看了,再也不用被'鎖'在家里了!"這是肥西縣桃花工業園樂平社區重度肢體殘疾人小周發出的感慨。滿足個性化輔具需求,提供精準化康復服務,桃花工業園殘聯在社區殘協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將輪椅送到小周的家里。
在實施康復民生工程的同時,肥西縣提出擴面兜底政策,讓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有服藥需求的精神殘疾人做到應助盡助。今年,貧困精神殘疾人藥費補助在完成省下達的980人計劃的同時,縣級擴面1100人;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擴面100人。目前,肥西縣已救助貧困精神病患者服藥補助2080人,救助各類殘疾兒童康復訓練229人,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57名,配發殘疾人輔助器具1659件。
百萬殘疾人逐步享受康復服務
據省殘聯的統計數據,我省目前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中有康復需求的人數接近112萬人,第一年度我省的精準康復任務指標建議人數接近45萬人。
根據《安徽省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建議目錄》,我省將殘疾類別分為視力、聽力、肢體、智力和精神殘疾五大類,提供不同的康復服務內容。目前,我省正在推進動態調查和需求評估。同時,通過抓重點項目,促進面上覆蓋。此外,全省各地還在抓緊建設康復中心,從而促進社會機構規范發展。今年7月,我省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管理系統全面運行,實現動態監測各地精準康復服務狀況,從而進一步提升基層精準康復服務管理便利化、精細化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康復是所有殘疾人的愿望,也是他們人生圓夢的重要一步。助殘扶貧,提供康復救助,不能"撒胡椒面",只有服務精準,充分了解每個殘疾人的不同需求,猶如看病就醫,對癥下藥,讓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在共性之外滿足個性化需求,才能幫助殘疾人更好地康復,從而提升殘疾人生存和發展能力,助力殘疾人精準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