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 | 分享到: | 來源: |
自強喊潮隊在巡邏。
“大潮來了,注意安全”、“那位家長,請不要讓孩子坐在欄桿上,太危險了”……10月6日(農歷八月十七)正處錢塘江大潮最佳觀賞期,53歲的杭州江干區“自強喊潮隊”隊長胡志耘駕駛殘疾人專用車掃視著觀潮的人群,不時提醒著觀潮的游客。
杭州錢塘江大潮有“壯觀天下無”的美譽,但其巨大的威力對靠近觀潮者會帶來生命危險。
2007年夏,胡志耘、屠海良和張保佑等8名下肢殘疾者組建了“自強喊潮隊”,每年7月至10月的潮汛期會每天義務在錢塘江邊喊潮警醒觀潮者,至今已堅持11年。其間共勸阻不文明觀潮者數萬人,曾救下5名戲水者和5名輕生者。
特殊群體組建的義務喊潮隊
“也許很多人認為我們是一個需要被照顧的弱勢群體,但我們身殘志不殘。喊潮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責任,我們的職責就是盡自己所能保一方平安。”胡志耘告訴澎湃新聞。
“自強喊潮隊”成立于2007年發生的一起潮水卷人事故之后。
2007年8月2日,杭州七堡丁字壩附近發生一起重大錢塘江潮水卷人事件。當時江邊30多人在玩耍,當有人看到一線潮逼近時已來不及逃離。20多名戲水者被潮水卷走,其中11人遇難。
隊長胡志耘。
“那件事發生后不久,常年在錢塘江上捕魚的屠海良跟我商量,是否組建一個喊潮隊,避免再發生這種事情。2007年8月底,喊潮隊成立,8名隊員都是附近下肢殘疾的人,我是最年輕的一個。”胡志耘告訴澎湃新聞。
此后,每年的農歷7月至10月潮汛期,每月初一至初七、十三至二十一兩個時段,“自強喊潮隊”隊員無論刮風下雨,每天都會出現在江邊義務喊潮。他們會根據官方的潮汛時刻表,提前一個半小時趕到錢塘江邊。他們有固定的喊潮線路,從杭州彭埠大橋至九堡大橋沿江邊的堤壩,全程7.3公里。其中,曾發生潮水卷人重大事件的七堡丁字壩就位于線路中間。
胡志耘介紹,目前“自強喊潮隊”隊員已增至22名,只有一人非殘疾,系老隊員屠海良的妻子毛文娟,“2012年,屠海良因病去世,毛文娟加入繼續完成丈夫生前的夙愿”;其余均為男性殘疾者。
酷暑臺風天仍會喊潮
喊潮隊員們。右二為78歲的張保佑。
10月6日12時30分,胡志耘與張保佑、毛文娟等7人駕駛著殘疾人專用車,穿著印有“自強服務總隊”的鮮紅色服裝,在錢塘江邊的彭埠大橋(錢江二橋)邊匯合,開始當天的喊潮。隊員們先從彭埠大橋出發,一路行駛至九堡大橋,沿途向游客講解錢江潮的危險、提醒觀潮者,全程耗時27分鐘。
到達九堡大橋后,隊伍作短暫休整,殘疾人專用車上的喇叭仍不時播放著提醒訊息。
13時51分,胡志耘突然跟隊員說大潮快來了,大家往回騎。但澎湃新聞記者并未看到任何潮水的影子。
“你看很遠處有一條白線,一般人是看不清楚的。憑我的經驗大概潮水還有10多分鐘到九堡大橋。這時我們往回騎,可以提醒群眾大潮要來了,注意安全。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況,也來得及作出反應。”胡志耘解釋。
隨后隊員們一路騎行提醒觀潮者大潮要來了,大部分人看到車隊駛過會自覺的下來,對于一些坐在堤壩欄桿、將孩子放在護欄上看潮的,隊員們會進行勸導。14時20分許,隊員們回到彭埠大橋。
14時30分許,大潮從彭埠大橋的橋墩下奔騰而過。
“今天算是比較輕松的,天氣不那么熱,也沒有什么比較難溝通的觀潮群眾。再加上最近幾天是一年當中最佳觀潮時節,有不少民警、協警和保安在維持秩序,我們基本上都不用下車勸導。最辛苦的是大熱天,氣溫超過35 ,我們一趟來回全身都是汗。還有臺風天,那幾天潮水特別大,很多人會趁機觀潮,我們也需要巡查勸導。哪怕只有一個人觀潮,只要他有不文明行為、處于危險狀態,我們都會勸導。”胡志耘說。
剛開始喊潮時曾被鄉鄰笑話
今年78歲的張保佑是喊潮隊中年紀最大的一位,也是最初組建時的8個人之一。如今他的兩條腿中都裝了支架,平時稍微走幾步路都有些吃力。
張保佑告訴澎湃新聞,不要看現在他們說話大家都會聽,很多觀潮者都會跟他們打招呼,喊潮隊剛成立時不是這樣的。最開始喊潮,有很多人不理解、不配合。有些人要下江游泳,怎么勸都不肯走。有時還要跟我們爭吵,甚至動手。街坊四鄰中有些人一開始也會笑話幾句“62”(杭州話中傻子的意思),“關你啥子事體啦,同你不搭界,又不掙鈔票”……
“當時大家很委屈,我們天天倒貼油錢做好事,還要被人說。在江邊勸導時,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不知道潮水的厲害,我們叫了好幾遍他們嫌煩來罵我們。我們又不能不管,只有一遍遍勸,他們不上來我們就不走。真不行,即便我們走路不便還要走下去拉。”胡志耘說。
成立第二年,喊潮隊有一次“救”了5人,讓隊員堅定了喊潮的信心。當時他們在七堡丁字壩附近發現3個大人和2個小孩私自爬下堤壩在水里嬉戲,那時潮水離他們只有10多公里了。隊員們喊了多次,這5個人都不聽,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隊員們下江抱起孩子就走,大人這才跟了上來。一個大人發現孩子的拖鞋掉落在下面還想去撿,被隊員緊緊拉住。沒過幾十秒,大潮過境,巨浪席卷著泥沙一個勁地往江堤上拍打,把停在馬路牙子上的電瓶車全部沖到了綠化帶里。那3個大人一下癱軟在地,半天回不過神來,事后一再表示感謝。
觀潮險地再未出現大潮卷人
隊員們不但勸阻觀潮不文明者,還救過不少輕生者。
2009年夏的一天,一對小夫妻在杭州五堡老碼頭邊吵架,雙方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女子脫了鞋走到江里準備自殺。這一幕,被正在巡邏的隊員發現。
“我記得當時遠處江面已經 白 了,潮水就要來了。”張保佑說,大家都下車,一瘸一拐地走到江邊,下水去拉女子。由于女子拼命掙扎,經過多次反復才把輕生女子拉上岸。最后在隊員的開導下,女子才放棄自殺的念頭。
“這幾年我們勸過的不文明觀潮人數沒有仔細估算過,但數萬人肯定是有的,成功勸阻輕生者有5人。我們最高興的是,以前被列入觀潮八大險之一的 七堡丁字壩 時常出現大潮卷人事件,我們喊潮這幾年來沒有發生過死亡事件。”胡志耘說。
結束一天的喊潮后,隊員們在較一般的觀潮位看著大潮奔騰而來。
10月6日的錢江大潮從杭州彭埠大橋橋墩下奔騰而過后,毛文娟急著趕到杭州某醫院上班。“以前我一直不理解老公為什么要堅持喊潮,但加入喊潮隊后覺得身上多了一份責任,哪天不喊潮就覺得生活少了一些什么。單位的領導知道我在義務喊潮,對我的做法非常支持,允許我在喊潮的日子晚點上班、按時下班。但我自己給自己立下規矩,如果遲到一分鐘就推遲一分鐘下班,遲到一小時推遲一小時下班,不能因為喊潮耽誤工作。”毛文娟告訴澎湃新聞。
“喊潮能讓更多的人安全觀潮,我覺得這件事是值得的。只要我還有一天能喊得動、騎得動,我就會一直喊下去。”張保佑告訴澎湃新聞。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