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資訊
2017年10月13日 | 分享到: | 來源: |
獨立攝影師鄭啟文堅持用航拍機拍攝香港已經(jīng)有兩年了。不同于其他攝影師在使用航拍機時動輒喜歡廣角大景別,他的鏡頭卻常常聚焦一些微小的地方,比如新界元朗區(qū)田壟上灌溉的農(nóng)夫,排列錯落有致的魚塘和農(nóng)田等。
圖:獨立攝影師鄭啟文患有SEMD骨骼遺傳病,只能坐著電動輪椅外出拍攝
鄭啟文獨特的視角可能與他身體的殘障有關(guān)。他患有罕見的SEMD骨骼遺傳病,也就是脊椎上干骺端發(fā)育不良,這種先天性疾病導致他行動完全仰賴電動輪椅,給他的外出拍攝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但在某種程度上,鄭啟文也得益于這種“不便”。因為殘疾,一些常人頻繁出入的地方他卻不能去,比如新界南生圍的橫水渡口。通常游客去到南生圍必到橫水渡乘船,可鄭啟文去不了。于是他坐著電動輪椅另辟蹊徑,找到了另一番“世外桃源”:他鏡頭下的南生圍,沒有喧囂熱鬧的橫水渡與木橋,卻有魚塘、農(nóng)田、高山與落日,恬靜淡然。因為近年來新界城市化進程加速,南生圍的田園風光受到擠壓,這期間也發(fā)生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對于鄭啟文來說,要緊的是把這些變化記錄下來。
圖:身體上的殘障卻間接幫助鄭啟文發(fā)現(xiàn)了別人看不到的田園風光
圖:一般游客必去的南生圍橫水渡,鄭啟文去不了,卻從另外一種視覺看到了它的美
作為一座國際大都市,香港的變化日新月異,這變化體現(xiàn)在城市建筑上尤為明顯。鄭啟文也喜歡用航拍拍攝香港的城市上空;但他的鏡頭,有時更像是科學家的視角,將香港置于顯微鏡下,觀看里面鮮活的細胞。新老香港毫無違和感,但又充滿視覺沖擊力地呈現(xiàn)在鄭啟文捕捉到的畫面里。
圖:新舊建筑混雜的旺角,高樓就像一根針,扎入旺角的心臟
圖:車水馬龍的廟街夜市,大排檔的燈光從無數(shù)頂帳篷中透射出來
對于鄭啟文來說,香港的神奇之處在于,在滿天星空和荒山野嶺的籠罩下聳立著那么多的高樓大廈,熱熱鬧鬧的人間煙火,以及隨處可見的東西合璧的文化風格。這就是香港獨特的味道。
圖:對鄭啟文來說,香港獨特的魅力在于這座城市的包容
鄭啟文坦言,在香港從事獨立攝影的殘障人士不多,而且做這件事既不方便又危險。但在香港這片喜歡的土地上,做著喜歡的事情,也是值得的。
圖:鄭啟文早期攝影作品
文章來源北京網(wǎng)絡(luò)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