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 | 分享到: | 來源: |
近日,“頌黨恩”截癱傷員文藝隊的部分隊員與醫護人員在活動室排練歌曲《感恩的心》。 記者張昊攝
10月1日,細雨微涼。一大早,唐山市截癱療養院三十多名截癱傷員就搖著輪椅聚集到院內的小廣場上。8時整,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大家精神飽滿,齊唱國歌,向國旗行注目禮。
“五星紅旗升起的那一刻,我感覺自己站了起來。去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前來看望我們,我們十分激動。黨的十九大馬上就要召開,大家十分期待,也特別想跟總書記說,這一年多來,我們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截癱傷員李冬梅的一番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活出精彩的人生”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暖暖陽光穿透明亮的玻璃窗,傾瀉在療養院寬敞的活動室內。近日,記者來到療養院,看到截癱傷員們坐著輪椅,一邊練習唱歌一邊練習手部動作。一曲終了,歡快的笑容洋溢在大家臉上。
2016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唐山,到截癱療養院看望了生活在那里的截癱傷員。總書記親切勉勵大家,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的精彩人生。
牢記總書記囑托,去年9月初,唐山市截癱療養院成立了“頌黨恩”截癱傷員文藝隊。許多截癱傷員加入其中,伴奏、歌唱、朗誦……大家時常聚在一起,你拉我唱,你誦我和,不亦樂乎。
每天進出康復室的門口,截癱傷員高清峰都十分激動。一幅高1.8米、寬1.6米的大照片,掛在門口北側的墻上,照片中,面帶微笑的總書記和他親切攀談。
想起那個幸福的時刻,高清峰臉上笑開了花。“握手前很緊張,一握手,緊張的心被融化了。和總書記交流,像和家人聊家常一樣。”
他告訴記者,這一年多來,加入了文藝隊,常常和大家一起搞活動,精神越來越好;健身器材更新了,天天堅持鍛煉,身體越來越好;閑暇時和大家下幾盤象棋,開電動輪椅車到附近的公園逛逛,生活越來越帶勁兒。
回憶起和總書記見面的情景,文藝隊成員楊玉芳、高志宏夫婦像孩子似的笑個不停。“總書記特別平易近人,直到現在,我們好像還沉浸在那種幸福快樂當中。”
去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與楊玉芳、高志宏夫婦親切交談。夫妻二人向總書記深情朗誦了一首原創詩歌《見了你們格外親》,歌頌當年解放軍抗震救災的英勇事跡。總書記稱贊他們樂觀上進、事跡感人,用行動詮釋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如今,每天朗誦自己創作的詩歌,已經成為夫妻二人的習慣。
除了朗誦,楊玉芳還喜歡上了唱歌。“啊,我那扶犁的爹,燈影里的娘,兒要用一生光陰回報您永久的守望……”悠揚的男中音從夫妻倆居住的小院里飄出,歌聲里洋溢著對幸福生活的感恩和熱盼。
楊玉芳不僅學唱歌,還學著自己寫歌。“過去我寫詩寫小說,他們說我‘說得比唱得好聽’,將來我要唱得比說得還好。”性格爽朗的楊玉芳說完就大聲笑了起來。妻子高志宏坐在他身邊,臉上掛著溫柔的笑容。
朗誦之外,高志宏也有了自己的新愛好——用毛線織“蘋果”。
“你打開那個衣柜門。”她告訴記者。
衣柜被打開,一個大塑料袋中,裝滿了紅色、粉色、黃色、綠色等五彩繽紛、大大小小的“蘋果”。
織“蘋果”時間長了,高志宏的右手食指已經有些骨質增生,但這并不能阻擋她的熱情。采訪中,她一邊向記者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一邊高興地說:“這些‘蘋果’是用來參加公益活動,拿去做義賣的。賣的善款會捐給更困難的人。”
一年多過去,夫妻倆的生活有了很大變化。他們居住的小院被愛心人士和社區志愿者修繕一新:臥室和廚房經過重新粉刷后亮堂多了,添置了衣柜、床頭柜等好幾件新家具。臥室外新建了一個淋浴間,裝上了熱水器,洗澡更加方便。房門進行了加寬,坐輪椅進出也順暢了。
一年多以來,夫妻倆不僅生活有了變化,有了更多愛好和追求,同時有了新的生活目標:感恩社會、回報社會。
逢年過節,他們走進部隊和敬老院,慰問解放軍和孤寡老人;開學前夕,他們為寒門學子朗誦充滿正能量的詩作;參加道德大講堂,給聽眾講述他們的勵志故事……
“現在常常會聽到有人夸我們堅強;路上也常常聽到贊嘆:遭此厄運能如此坦然——不簡單;那是因為我們的心房充盈著綠色——總是春天!”
7月26日,在第五屆“夏青杯”全國朗誦大賽唐山賽區現場,夫妻二人用洪亮的聲音朗誦自己創作的詩歌。美麗的詩句和滿溢的激情,感染了場內的聽眾。
“我們已經晉級,將參加央視的決賽。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年多過去了,雖然這一年咱們很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需要加勁兒努力,用實際行動迸發生命光彩,不辜負總書記的厚望。”楊玉芳對記者說,現在他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勉勵,同樣成為截癱傷員姚翠芹的座右銘。
去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唐山市截癱療養院期間,欣賞了姚翠芹的二胡伴唱《唱支山歌給黨聽》。
“總書記說要活出精彩的人生,我的理解是要在精神層面達到一個高度。我不敢說生命有多么長,但我敢說我會讓生命在有限之年,活得更精彩一些。”姚翠芹說。
去年8月份,在一個病友妹妹的鼓勵下,姚翠芹加入網上“全民K歌”。
她不無自豪地告訴記者,她當前的等級是“進階實力唱將”,已經有了1600多個全國各地的粉絲。“K友們知道我的經歷后,都鼓勵我,在網上給我點贊、送花。現在很多人見到我都說我比以前精神了,氣色好了。”
在記者的邀請下,姚翠芹欣然同意,現場高歌一曲《我家在中國》。洪亮的嗓音、充沛的情感,傾訴著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請總書記放心,我一定讓晚年生活活出光輝,活出精彩!”
“小康路上有我們”
又到了為截癱傷員進行定期體檢的日子。
張濤從一大早就開始忙活起來,張濤的母親就是療養院的醫護人員,1978年出生的張濤是截癱傷員們看著長大的,如今,他也加入了服務截癱傷員的隊伍。
“因為從小就在這兒長大的,跟病人們都不招呼病號,都叫大姨、大舅,真的就像一家人一樣。”張濤說。
去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唐山市截癱療養院仔細囑咐醫務人員:“大愛無疆,醫者仁心,醫護人員要樹立把傷殘人當親人的思想,為傷殘人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
“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特別激動!”說起見到總書記的情景,鄭祖瑩這個成熟干練的護士長,變成了一個快樂的小姑娘。
她清楚地記得,總書記走進康復室,逐個和大家握手。因為截癱傷員坐在輪椅上,所以總書記每次交談時都會彎下腰,聲音輕柔地詢問。
“當時我推著一位病友的輪椅,總書記和別人交談后,就回過頭來問我是哪個學校畢業的。”鄭祖瑩深情地回憶道,“總書記的親切和藹,我永遠難忘。”
今年1月,鄭祖瑩從一病區調到了病人更多、任務更重的二病區,負責28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病人。
“這些病人需要24小時有人陪伴。翻身、喂飯、處理大小便,都要我們來完成。工作人員照顧到什么程度,患者就能舒適到什么程度。”鄭祖瑩說,她每天跟病人在一起的時間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長。
采訪中,醫護人員趙愛雨向記者講起前不久生活中發生的一個小誤會。
8月底的一天,老公用她的淘寶賬號買東西,發現她剛買了一個剃須刀,高興地給她發來一條微信。
“呵呵,你想多了,這個剃須刀是給病號買的。”趙愛雨回復道。
一些截癱傷員行動不便,逛不了實體店。趙愛雨就幫他們在網上買東西,參謀款式、顏色、價位。買回來不滿意,退了換貨是常有的事,但她從來不嫌麻煩。
33歲的趙愛雨在療養院工作6年了。她發現,截癱傷員們大多很樂觀,但是也有自己的“小心眼兒”。“就是需要你多關注他,注意到他的存在感。所以有時候還得故意跟他們‘鬧’,多互動。”趙愛雨說。
殷殷叮囑、牢記在心,一年多來,療養院提供的服務更加全面、更加用心。
完善軟硬件設施,增設了棋牌室和乒乓球室,更換了飲用水凈水器,為每個房間安裝空調;院內添置了免費WiFi,并將平板電腦作為元旦禮物,發給每名截癱傷員;為截癱傷員的床位安裝了既能遮擋又能防風的床簾,方便他們的日常起居。
“從這個小小的床簾,我能感受到他們真正重視我們,不是做樣子,是真用心。”72歲的王連順說要為全院醫護人員點個贊。
提供無障礙的就餐環境,改善菜品種類,不僅由專人負責營養搭配,還增加了菜肴品種,早餐供應十幾種,中午推出套餐模式。
“截癱傷員們年齡大了,每次做菜我們都會多燉多熬一會兒,讓菜軟乎一點兒。”膳食科工作人員張穎對記者說。
在截癱療養院,記者見到院長楊震生時,他一臉倦意,語氣中卻難掩興奮:“去年總書記來療養院視察時,曾親切地詢問我的名字的涵義,得知我是大地震當天出生,總書記說我是為了殘疾人事業而生的。總書記的話讓我感到非常自豪,同時是一種莫大的鼓勵。為了民政事業、殘疾人事業,再辛苦再累,我覺得都值得。”楊震生說。
“總書記看望我們時曾經說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我最想對總書記說,大家生活得很好,小康路上有我們!”楊玉芳激動地說。
文章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