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 | 分享到: | 來源: |
老師為學生指導作品。
日前,在長春大學特教學院美術教室內,繪畫專業的學生們正在上一節特殊的美術課——創業實踐課。
創業實踐課絕對是聽障大學生的最愛,因為完成該課程后,就意味著學生的作品有可能參加展覽,成為校際交流的禮物,或是走向市場。長大特教學院繪畫系主任楊帆表示,“無論是其中的哪個結果,對這些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激勵,讓他們能夠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
開網店,是實習也是創業
課堂上,張垚鑫手握粗細兩支不同型號的毛筆,對照書本上的《芥子圖》認真描摹,不時用手機拍下自己的畫作,放大尋找問題。雖然只是創作一幅習作,但他一絲不茍。
然而,幾年前特教學院的課堂卻不是這番景象。“那時候,很多學生并不專注于自己的專業,也很少有學生畢業后仍然從事與繪畫相關的工作。”楊帆說,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推出了創業實踐課程,以幫助學生開網店、微店的形式,鼓勵他們“淘金”。
“上大二時,我的一幅山水畫被學校選中,成為校際交流的禮品,我也因此獲得了一筆獎學金。”張垚鑫用手語告訴記者。
從2014年起,特教學院的學生們陸續開辦了網店、微店,至今,他們已經賺了30多萬元,而且有3個畢業生團隊走上自主創業之路。
辦畫展,是夢想也是未來
前不久,同學們在拉圖摩根酒店舉辦了作品聯展,中國畫、油畫、纖維創意畫等作品贏得了贊譽。“孩子們參與策展、布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到了更多課堂之外的東西。”楊帆說。
酒店大堂里,孫傳金大方地向觀眾介紹自己的作品:“我將傳統寫意與現代藝術創意結合在一起,用助聽器加動物的組合,表達了生活在安靜中的我們,渴望走進更精彩的世界。”
開展那天,共有5幅作品成交,數十幅作品被預訂,其中一幅《向日葵》還收到了多張訂單。
現在,繪畫不只是聽障學生們的夢想,更是他們的未來。
多鼓勵,是看畫展是買畫
“有很多企業、公益組織一直向學生們提供幫助,捐錢、捐物、提供實習就業機會等。”說到這,楊帆略顯躊躇,短暫思考后,他說出了心中真實想法:“作為一名老師,我能理解他們的需要,我想借此機會提一個建議,學生們最需要的是鼓勵,希望有更多人來看他們的畫展,并買下他們的畫。”
正如楊帆所說,“一個慰藉心靈的舉動,會幫孩子們清除追夢路上的一顆石子,一叢荊棘。”
文章來源長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