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0日 | 分享到: | 來源: |
8月8日,由江蘇省語言文字應用學會、江蘇教育頻道和中國盲文手語推廣服務中心聯合錄制的《聽障人員普通話水平替代性測試》系列講座,在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正式啟動。
據悉,《聽障人員普通話水平替代性測試》系列講座共分五講,第一講,聽障人員普通話水平替代性測試簡介;第二講,聽障人員“讀單音節字詞”替代性測試操作范例;第三講,聽障人員“讀多音節詞語”替代性測試操作范例;第四講,聽障人員“朗讀短文”替代性測試操作范例;第五講,聽障人員“命題說話”替代性測試操作范例。每一講的時長大概在五到八分鐘,內容以替代性測試操作范例為主。
《聽障人員普通話水平替代性測試》系列講座,將通過生動形象的范例,幫助聽障人員了解普通話水平的內容和流程,了解聽障人員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替代形式,以點帶面,熟練掌握手語技能和書面語寫作技巧,通過刻苦練習和日常應用,提高普通話應用水平,圓獲得國家普通話水平等級證書之夢。
《聽障人員普通話水平替代性測試》是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2015年申報的國家語委科研項目,由國家語委設立在該校的中國盲文手語推廣服務中心具體承擔開展應用性研究工作。作為全國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特殊教育本科院校,該校承擔了培訓和測試工作,在方案研制、開展培訓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時間和精力。
該項研究開創了普通話測試和研究的新領域。通過操作模式、工作流程的研究與建設,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聽障人員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途徑,研究成果的初步應用,拓展了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的范圍,彌補了我國專門為聽障人員提供普通話水平測試服務的空白。2015年起,該校先后開展了3次聽障人員普通話水平測試,共有154位聽障人員通過測試并獲得相應等級證書。
該項研究回應了有志獻身特殊教育事業的聽障人員的訴求,體現了黨和政府、全社會對特殊群體的關心和重視,為他們獲取教師資格證書、入編和評職稱等打開了通道,搭建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橋梁。對于加強特教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提升聾人教師專業水平和專業地位、改善聾人教師待遇、維護社會公平與和諧都具有重要影響。
文章來源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