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7日 | 分享到: | 來源: |
葉云飛,1962年出生,玉環市楚門鎮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工藝美術師,二級高級攝影技師。
一向愛寫愛畫的他,在小學時就不斷參加各種美術比賽,并屢屢獲獎。但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14歲那年,因貪玩,他自制雷管不慎引爆,電光火石間,左手被炸得血肉模糊,僅剩一只手掌。孩提時的理想、少年時的夢想,全被毀了。面對自己的斷手,葉云飛怎么也無法接受現實。他不止一次地問自己:“要怎么拿畫夾?以后的路怎么走?”但是,葉云飛沒有因此消沉,他告訴自己,沒有左手,還有右手,“折翼不墜青云之志”。1979年,葉云飛高中畢業,懷惴著自己的美術夢,他開始四處打工,帶著辛苦攢下的零用錢,他考進了中國美院,開始自費進修,后又赴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學習。2010年,他走上了攝影創作的道路,代表作品《純》《清純》《抽象射影》《收工》《織網》等曾多次在國內各大比賽中獲獎,還發表在報刊上。其中,《純》榮獲2012年第24屆全國攝影藝術展優秀作品獎、《清純》榮獲2012年浙江省第十四屆藝術類銀獎、《水鄉風光》榮獲中華情第四屆“唯一杯”浙臺攝影大賽金獎和《中國攝影報》“走進臨海”影友擂臺賽《步步高升》二等獎、《抽象射影》榮獲浙江省第十六屆藝術類優秀獎等。
2013年,他用從中國美院攝影系學習到的古典攝影表現方法——藍曬法,完成了一組表現家鄉——玉環楚門這個東南沿海的古老城鎮的人文景觀變化的攝影作品,并出版了《藍色楚門》影集,且先后在浙江省圖書館、第三屆臺灣攝影藝術博覽會、中國·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等地舉辦個人攝影作品展。
一轉眼,4年過去了,他沒有放棄用藍曬法繼續創作的探索。在實踐中,他常常有這樣的體會,如今的電腦打印輸出,盡管方便、快捷、準確,但作為藝術創作的個性化表現,幾乎是很難做到的。于是他有了新的追求——在傳統創新中追求作品新變化。說來容易做來難,經過幾年不斷的探索,他終于找到了突破口。2016年,葉云飛借用新的創作方法完成了以杭州西湖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主體的《湖山依稀》系列,并受邀參加首屆“郎靜山杯”中國新畫意攝影雙年展,還在《中國攝影報》發表專版。
現在,葉云飛的主要工作是培養輸送攝影人才。2015年6月,他成立了玉環對焦空間攝影工作室,已培訓了近千人,為省市攝影協會輸送近百名人才。他說,今后自己還將致力于攝影教學,尤其是輔導培養殘疾人,讓他們也有一技之長。
來源:浙江殘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