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日 | 分享到: | 來源: |
何繼偉展示自己店里做的廣告牌
“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不會做’ ‘不能做’,只有‘不想做’和‘不敢做’,當你失去所有依靠的時候,你自然就什么都會了。”這是何繼偉微信朋友圈發過的一句話,也是他的座右銘。
1985年,何繼偉在石泉縣喜河鎮奎星村出生了,由于家庭條件差,初中畢業后,他就在家幫父母務農,后來跟同村的人一起外出務工。2007年,何繼偉結了婚,一年后可愛的女兒出生了,雖然日子辛苦但也算安穩。直到2009年11月的一天,命運和他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讓他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那時,何繼偉在內蒙古的一個銅礦務工,當他和平常一樣下礦作業時,突然礦洞發生塌方,將他壓在了下面,醒來后他躺在病床上,醫生告訴他胸椎骨折脊髓損傷,以后可能得在輪椅上度過了。聽到那個消息,何繼偉感覺天都塌下來了,當時女兒才兩歲剛學會走路,正需要人照顧,對于以后的生活他不敢去想,瞬間感覺生活失去了希望,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
“你還有我,還有我們的女兒,不管發生什么,你都永遠是我們的頂梁柱……”妻子的安慰給了他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2009年至2012年這三年的時間,對于何繼偉來說,漫長而又艱辛。他們一家三口輾轉于西安各大醫院,期待能有奇跡發生,期盼能有康復的可能。治療期間,何繼偉同病友們交流得知,做設計這一行比較適合他這種情況。于是,他為自己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再也站不起來,那就要學一門技術,找個坐著干的工作,來養活一家人。
妻子在做飯
“那三年時間很難熬,我想我總要為以后的生活做打算,治療了大概一年后,我就讓妻子給我買了筆記本電腦,那時候我連坐都坐不起來,只能讓妻子扶著我靠在病床上,在電腦上自學廣告設計,遇到不懂的我就自己百度,或者打電話咨詢一些朋友。”何繼偉回憶起住院治療的日子,這樣說到。
那段時間,對何繼偉來說無疑是生命中最灰暗的時候,慶幸的是,有妻子的悉心照顧和鼓勵,讓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和斗志。聰明好學的何繼偉通過自己兩年多的自學,掌握了廣告設計、平面設計的基本技能。出院后,一個在西安開婚紗影樓的殘疾朋友請他去店里做了設計師,干了大半年后,何繼偉覺得在婚紗店修圖的工作比較單一,想要辦一個自己的廣告公司。經過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后,他和妻子在西安高陵區租下了一間小門面,開了一家打印店,正式走上了創業之路。
和工人們一起吃中午飯
然而創業并沒有何繼偉想象的那么簡單,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除了偶爾會有人來復印資料,幾乎沒什么生意。他再次跌入低谷,雖然失落,但是心里仍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通過主動和一些企業、單位聯系,爭取到了一些業務,基本能維持平衡。在西安經營了兩年多后,何繼偉慢慢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后來考慮到女兒在外地上學花費大,想到自己家鄉廣告裝飾這方面應該有市場,于是就關閉了店面,準備回鄉創業。
回到村里后,喜河鎮奎星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吳昌權了解到他的情況,知道他有開公司的想法后,便幫助他申請了20萬元的創業貸款,讓他有了創業啟動資金,縣殘聯還幫他申請了殘疾人創業補貼。終于,在2016年3月25日,何繼偉正式注冊成立了宏偉廣告裝飾有限責任公司。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最近兩年家鄉新增了好幾個廣告公司,競爭比較激烈。為了在家鄉站住腳,何繼偉工作之余,仍然堅持不斷學習,提高設計水平。有時,為了趕時間,他經常加班到深夜兩三點,也要在規定時間拿出令客戶滿意的設計圖,靠著這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何繼偉在家鄉終于有了穩定的客源。
“為什么不叫繼偉而叫宏偉廣告公司呢?”面對筆者的詢問,有些靦腆的何繼偉笑著回答道:“因為我愛人叫黃宏”。談話間,賢惠的妻子已經在店面后的小廚房里做好了午飯,何繼偉打電話叫回了兩個工人,大家圍著一個四方小桌吃上了可口的飯菜。
“作為一個殘疾人我是不幸的,但同時我也是幸運的。我有和我患難與共、不離不棄的妻子,還有支持和幫助我創業的干部,以后的生活我還得繼續努力。”何繼偉說。回望過去幾年的經歷,何繼偉內心滿懷感恩和感激。2017年3月,他又在喜河鎮開辦了第一家分公司,還帶動了3名貧困戶就業。雖然遭遇不測,但何繼偉樂觀面對,沒有氣餒,抱著不服輸的心態和堅強的意志力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
文章來源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