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2日 | 分享到: | 來源: |
近年來,我們的生活方式跟過去相比有了非常大的變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在醫療方面也獲得了非常顯著的進展。
外媒 NDTV 于日前報道稱,來自美國布法羅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們正在開發下一代植入式心臟起搏器,這種新型的心臟起搏器將不再需要電池來提供動力,驅動它的動力將來源于心臟本身,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太可能,一起來看看吧。
據介紹,這項研究的進展基于一種能夠將振動能量(即人體胸腔內的每一次心跳所產生的能量)轉換為電能的壓電系統,新型心臟起搏器就是利用這種轉換而來的電能進行正常工作的。
布法羅大學的機械工程助理教授 M Amin Karami 是這項研究的領導者,他表示:“基本上,我們開發的這項技術能夠讓心臟起搏器從它們將要調節的心臟的每一次心跳中獲取動力。”
研究人員說,目前,心臟起搏器的電池每隔5到12年就需要更換一次,如果這項新的技術可以真正投入使用的話,那么它將消除更換心臟起搏器電池時引發的相關醫療風險,同時降低了醫療成本,避免了給患者帶來的不便之處。這對于全球數以百萬計的心臟疾病患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通常情況下,普通的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的尺寸大小就跟一個普通的懷表差不多,需要通過胸腔的切口植入到患者的皮膚下面。它的線纜(或者稱為導線)將會連接到患者的心臟,然后傳遞電信號來調節心臟的活動。
而無線心臟起搏器則不需要線纜,因為它會被直接植入到心臟的內部。雖然這樣可以消除了線纜方面的潛在故障點,但是這種設備仍然跟常規植入式心臟起搏器一樣,需要依賴于電池才能夠正常工作。
M Amin Karami 教授受到無人駕駛汽車方面的壓電系統應用的啟發,萌發了將這種技術應用到人體的想法。他認為,心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的相對強度和運動幅度都非常適合。
Karami 教授表示,心臟運動的畫面是非常令人震撼的,而研究人員需要做的就是搞清楚如何從心臟的運動中獲取維持心臟起搏器正常工作的動力。
一開始,Karami 教授設計了一個常規心臟起搏器的平面壓電結構。這一裝置原型足以產生足夠的力量,讓心臟起搏器正常運行。據了解,這項研究目前已經有了新的進展,起搏器尺寸也有所減小,并設計成了管形。
目前,Karami 教授正在和相關的設備制造商討論這款心臟起搏器的可行性,并建造新的原型,預計將會在兩年內完成動物試驗。
文章來源威鋒網